2015届山东枣庄市第四十一中学九年级中考调研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4404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9/17

1.综合题(共2题)

1.
(12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某校九年级三班同学组织了“寻梦、追梦、圆梦”系列活动,于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历程。
(东方古国梦现辉煌)
(1)“唐人”是古时对中国人的一种称谓,见证了唐朝在世界上的盛名与辉煌。这是设计组某同学的一张知识卡片,结合所学知识,填写重要史实。(5分)

(近代百年艰难寻梦)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各阶层人民不懈探索,共同谱写下民族复兴的交响史诗。这是理论组某同学设计的近代前期研究简图。

(2)观察简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探索过程呈现了怎样的特点。促使资产阶级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分)
(民族复兴梦想渐真)
(3)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后,是千年的回响、百年的渴望。这是策划组同学集体设计的“圆梦图”,请你依据所学知识,参与“圆梦”行动。(要求:在空白格内填写具体制度)(3分)
2.
(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及其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试图确立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1)材料中的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所签订的最主要的条约是哪两个?(2分)
(2)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大国强权政治损害中国利益的表现。(2分)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冷战政策,形成了两极格局的局面。
(3)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分别是什么?(3分)据此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全球扩张战略的重点在哪个地区。(1分)
材料三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局势——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并向多极化发展,和平与动荡并存。
(4)伴随着冷战结束,国际形势趋于缓和,现在的时代主题是什么?(1分)
(5)根据材料三回答,当今的政治格局呈现什么趋势?(1分)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一趋势,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3分)

2.选择题(共14题)

3.
如果我们想说明清朝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理,下列哪些史实可作为证明材料
①册封藏族宗教首领达赖、班禅
②设置驻藏大臣
③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4.
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中国古典科技巨著是
A.《本草纲目》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D.《天工开物》
5.
2014年青奥会将在美丽的历史名城﹣﹣南京举行。在中国近代史上,南京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耻辱,记录了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足迹。找出与南京有关的事件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②洋务派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③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覆灭    
④中华民国成立
⑤日本侵略者制造南京大屠杀。
A.①⑤④③B.①④②⑤C.②④⑤③D.①④⑤③
6.
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南京条约》的内容,其中表述错误的是条约的
A.签订时间
B.签订地点
C.内容
D.危害
7.
胡适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到:“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二是《新民丛报》,三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科学时代
C. 民主共和时代 D. 尊孔复古时代
8.
“马嘶人叫角号吹,万面红旗天际挥。赤水金沙辗转渡,雪山草地等闲飞。”诗歌描绘的历史事件是( )
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
9.某小组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0.
《***先生来了!》——这是1945年8月29日《大公报》的社评。社评讲的是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1.
小明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与日本明治天皇的相同点是
①都是君主
②都进行了改革
③都使本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④都主张向中国学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
历史歌谣:海外扩张英荷法,殖民争夺英称霸;灭种黑贸横财发,滔天罪行后人骂。其中的“黑贸”指
A.启蒙运动B.新航路的开辟
C.罪恶的三角贸易D.英法殖民侵略
14.
如图中的人物分别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请你给这张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主题()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者B.资产阶级民主倡导者
C.社会主义国家领导者D.马克思主义创立与继承者
15.
世界石油产量在1870年为八十万吨,到1900年达到二千万吨,导致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C.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D.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16.
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的相同作用是:
A.摆脱了经济危机
B.恢复了国家经济
C.巩固了民主政权
D.巩固了工农联盟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