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湖北黄冈市张楚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440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5/9/1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
材料 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和现状进行反思,他们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从而掀起的一场激烈的社会变革,这场思想革命有时被描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以陈独秀为首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把斗争的锋芒集中指向封建正统思想----孔孟之道,从根本上讲新文化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文化反封建文化的斗争。新文化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依据材料和课本知识,结合自己的认知,请从作用、意义、影响、得失等方面对新文化运动展开续写,并对新文化运动存在不足方面说明理由。(9分)
2.
材料解析题。(7分)
走近新时代
材料一: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在过去经济体制下,政府过多的干预着国有企业的经营活动,导致企业活力不够,效率不高,缺乏竞争力。因此“松绑”成为了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最强音。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电视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时代”始于我党的那次会议?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有企业的“松绑”是怎样进行的?(3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的最后二十年,中国为什么能书写“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2分)
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17世纪,英国出现了早期的启蒙思想,启蒙思想家认为“君主的权力来自人民而不是神……”“限制君主的权力,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对法国启蒙运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18世纪中后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启蒙思想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启蒙运动的影响远远超出欧洲,波及到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材料二:……到了这个时候,欧洲人的眼界不再只向内看了,不再只向欧洲这一个区域里看,要往外看,向海洋看。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先行者,很快荷兰跟上来,英国跟上来,法国也跟了上来。
材料三: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平和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材料四: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
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世界上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号称“世界工厂”。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启蒙思想在英法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过程中发挥的共同作用是什么?(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先行者”中发现美洲的代表人物。随着美洲的发现及后续的殖民扩张,给欧洲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条件?(2分)
(3)请写出材料三中英国建立的政治体制的名称。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这部法律文献有何历史地位?(2分)
(4)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推动欧洲社会巨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2.选择题(共5题)

4.
清朝前期不断加强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许多重大举措,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康熙帝平定了三藩叛乱
B.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
C.康熙帝在拉萨设驻藏大臣
D.康熙帝为巩固祖国海防设台湾府
5.
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奋斗史,也是一部中国逐渐对外开放走向近代化的历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D.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一定程度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6.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在农业政策上先后有四次大的调整,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向公有制的首次转变
B.1956年完成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业集体所有制广泛建立起来。
C.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公有化程度更高,集体变得更大。
D.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责任制,农民获得的是土地的经营权,而不是所有权。
7.
“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合称,所谓“中”就天下之中,所谓“华”就是指有文化的民族。可见“中华”二字集中概括了我们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自信,在“中华”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我们已形成这样民族自觉共识( )
A.汉族是中国最主要的民族
B.中华民族是用以称呼中国的主体民族
C.中华民族是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D.中华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8.
罗斯福新政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在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社会进行的改革,但却有相同点()
A.罗斯福更多地是对完全自由市场经济进行适当的管控
B.列宁是对政府管控过多的经济给予适当的自由。
C.有利于本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D.改革背景不同,性质相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