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中外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1)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是在什么运动中?(1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共产党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1分)
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2)为纠正材料中所叙述的错误,列宁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1分)?1928----1937年,苏联“用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分)1936年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模式?(1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怎样的波折?(1分)
材料三:***说“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3)为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1分)在实行该举措的过程中,国家还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你说出这次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1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了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这期间出现的重大失误是什么?(2分)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都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4)材料四中指出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是怎样“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分)邓小平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怎样的改革开放之路?(1分)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1分)
材料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
(1)中国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是在什么运动中?(1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共产党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1分)
材料二: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的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2)为纠正材料中所叙述的错误,列宁采取的重大举措是什么(1分)?1928----1937年,苏联“用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采取的措施是什么?(1分)1936年苏联形成了怎样的经济模式?(1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历了怎样的波折?(1分)
材料三:***说“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
(3)为改变材料三的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1分)在实行该举措的过程中,国家还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请你说出这次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1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开始了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在这期间出现的重大失误是什么?(2分)
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都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4)材料四中指出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1分)我国在农村和城市分别是怎样“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2分)邓小平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中国人民开创了一条怎样的改革开放之路?(1分)
(5)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从两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中得到什么启示?(1分)
2.
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自古以来,我国各朝代都注重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维护国家的统一。
材料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1)“扫六合”实现统一在哪年?(1分)秦王统一后如何管辖边疆的?(2分)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西汉、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清朝前期分别设立哪些机构加强对西北、西南、东南地区的管辖?(3分)
(二)近代以来祖国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材料三 战争打响后,沙皇政府认定这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860年初,沙皇政府决定仍以“和平”和“中立”的身份,周旋于中国和英、法之间,为俄国谋取最大的利益。
(3)19世纪,俄国最终“谋取”到什么“最大利益”使我国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1分)近代列强割走的最早的领土是什么地方?(1分)
材料四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4)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于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1分)“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1分)新中国为完成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什么方针?(1分)同时为解决台湾问题给我们带来希望和信心的是哪两件大事?(2分)
(一)自古以来,我国各朝代都注重加强对边疆的管辖,维护国家的统一。
材料一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
(1)“扫六合”实现统一在哪年?(1分)秦王统一后如何管辖边疆的?(2分)
材料二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的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2)请分别写出西汉、元朝为加强中央集权而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2分)清朝前期分别设立哪些机构加强对西北、西南、东南地区的管辖?(3分)
(二)近代以来祖国领土主权不断遭到破坏。
材料三 战争打响后,沙皇政府认定这是趁火打劫的大好时机……860年初,沙皇政府决定仍以“和平”和“中立”的身份,周旋于中国和英、法之间,为俄国谋取最大的利益。
(3)19世纪,俄国最终“谋取”到什么“最大利益”使我国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1分)近代列强割走的最早的领土是什么地方?(1分)
材料四 “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哭声达于四野”。
(4)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于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1分)“倭人”“割台湾”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规定?(1分)新中国为完成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什么方针?(1分)同时为解决台湾问题给我们带来希望和信心的是哪两件大事?(2分)
2.选择题- (共16题)
6.
口号是供人们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往往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具有明显的特定时代气息。下列口号中属于五四运动时期的是()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③取消“二十一条”
④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8.
清末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后来成为全国第一大报。在1905年的《申报》中可以
阅读到的信息有:( )
①废科举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侯德
榜研制成功纯碱④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创办

①废科举②创立中国同盟会③侯德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9.
下表是某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中国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 |
B.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大量外国资本 |
C.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
D.民族工业打败了列强在华的企业 |
10.
1956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银亮的翅膀!万里的远航!在清朗的日子闪射着辉煌的阳光! 该诗句表达了( )
A.三大改造完成背景下的欣喜 |
B.大跃进运动开始初期的信心 |
C.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的期待 |
D.对土地改革完成的美好祝愿 |
11.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11月7日在开罗访问了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并发表题为《尊重文明的多样性》的重要讲话,强调不同文明要在多样中求同一,在差异中求和谐,在交流中求发展。它体现出我国的外交方针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求同存异 |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 D.一国两制 |
13.
发生于14-16世纪,否定神的绝对权威;鼓励人们探求知识,追求幸福的生活;强调人的价值的力量,发展人的个性。上述材料表达的是
A.人文主义的思想 |
B.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意义 |
C.进化论的主张 |
D.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
14.
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中有这样一段话: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是()
A.成为文艺复兴的中心,成为世界第一 |
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霸主 |
C.发现了美洲大陆,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
D.确立君主立宪制的政体,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16.
某纪录片中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A.创立经典力学、制成改良蒸汽机 |
B.创立相对论、制成内燃机 |
C.创立电磁学、发明飞机 |
D.发明计算机、制成蒸汽机车 |
18.
19世纪末,穿袜子、吃巧克力、喝茶成为欧美国家大众化的生活方式;20世纪上半期,生活在都市的中国人开始使用电报、电话等新型通讯工具传递信息。这些现象根源于()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
B.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 |
C.世界大战的推动 |
D.整体世界的形成 |
3.单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