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一个建立、发展到完善、衰亡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据材料二,试概括主父偃建议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唐朝中央实行了什么制度?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朝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材料三 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四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据材料一,试概括其加强中央集权的一条措施。(2)据材料二,试概括主父偃建议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唐朝中央实行了什么制度?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朝为加强皇权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
(5)综合以上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
2.选择题- (共25题)
4.
古代中国海运发达,商船往来穿梭于诸多海道,对外交往十分活跃。清朝入关后,推行闭关政策,中国船只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对闭关政策推行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统治阶级的妄自尊大心理 | B.自给自足经济的自闭性 |
C.西方殖民者对沿海地区的袭扰 | D.对外交往中中国的长期入超 |
5.
扬州廿四景之一的“西园曲水”中有一石坊,名曰“翔凫”,临岸贴水,状似待客游湖,其舱门题联云:“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这句诗是诵颂 美景的千古名句。
A.瘦西湖 | B.何园 | C.个园 | D.小盘谷 |
6.
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中国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断提出救国主张并努力实践之,不断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下列历史人物中为实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开展封建自救运动的是()
A.魏源 | B.李鸿章 |
C.康有为 | D.孙中山 |
11.
改革开放以来,为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扬州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取得新突破,业已形成的立体交通格局不断推动扬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些交通成就包括()
(1)宁扬长江航线开通(2)宁扬铁路通车
(3)润扬大桥跨大江 (4)扬泰机场飞天下
(1)宁扬长江航线开通(2)宁扬铁路通车
(3)润扬大桥跨大江 (4)扬泰机场飞天下
A.(1)(2)(3) | B.(1)(2)(4) |
C.(1)(3)(4) | D.(2)(3)(4) |
2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建立对世界的霸权,协约国召开了两次国际会议,建构起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体系之下没有根本解决的矛盾有:()
(1)战胜国与战败国(2)帝国主义国家与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
(3)战胜国与战胜国(4)殖民地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
(1)战胜国与战败国(2)帝国主义国家与半殖民地、殖民地国家
(3)战胜国与战胜国(4)殖民地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
A.(1)(2)(3) | B.(1)(2)(4) |
C.(1)(3)(4) | D.(2)(3)(4)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5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