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江苏南京钟英中学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420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12/30

1.综合题(共2题)

1.
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站在时代前列,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潮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8月,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魏源激于爱国义愤著书立说。他编撰成当时一部最详备的世界史地文献,提供了国人亟需的外国知识。
——《中华人物志》
材料二 1898年,光绪帝实行变法,这次变法虽然很快就失败了,但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 
——人教版《历史》第三册(必修)
材料三 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政治纲领。
——人民版《历史》第三册(必修)
材料四 中国真正出路在哪里?十月革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这样,就使1915年开始发起的这场运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一个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转变为一个广泛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运动。   
——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四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清朝统治者向侵略者屈膝投降”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这个条约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魏源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文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变法”指的是什么事件?据材料二,维新派在当时提出了哪些先进的思想主张?
(3)材料三中的政治纲领是哪一政党的革命理想?这一理想有没有实现?请以史实说明。
(4)材料四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据材料,指出“这场运动”发生了怎样的根本变化?后来,***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出路”,这条“出路”指的是什么?
2.
城市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结合所学知识,请补充完整下列图片中的相关信息。(13分)

2.选择题(共19题)

3.
清末读书人张一山一直以来以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而从哪一年开始他的这个奋斗目标却再也无法实现了?(    )
A.1840年B.1895年C.1905年D.1912年
4.
漫画《扯线木偶》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这一创作根植于()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5.
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A.顽固派
B.维新派
C.洋务派
D.革命派
6.
资产阶级在对旧的社会制度加以改造的同时,也对与封建专制制度相伴随的陈规陋习加以改造,荡涤着封建制度的污泥浊水。最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设京师大学堂
C.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的法令
D.拍摄电影《定军山》《渔光曲》
7.
鲁迅先生曾这样咏赞中国共产党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中共的诞生( )
A.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D.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8.
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的台词,其中有误的是
A.长征始于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
B.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C.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
9.
国共两党经历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不仅影响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今天的两岸关系。下列属于国共两党合作的史实有(   )
①五四运动 ②黄埔军校 ③北伐战争 ④南昌起义 ⑤抗日战争 ⑥渡江战役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⑥
10.
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    )
A.南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遵义会议的召开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1.
“十一天内,蒋介石三至沈阳,救锦州,救长春,救廖兵团……蒋介石到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可耻事业的灭亡。”这段材料是***对哪次战役的新闻评论( )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12.
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创造了弱国打败帝国主义强国的奇迹。这一“奇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长征的胜利,红军成为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B.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提出和平解决的方针
C.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全民族抗战
D.中共七大的召开,全党在组织上空前团结
13.
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其中一组图片内容为: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守卫台儿庄、彭德怀在前线指挥作战。这组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国共内战,星火燎原
B.国共合作,抗日烽火
C.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D.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14.
下列选项与下图所示历史事件相关的是
A.“两湖战场 北伐铁军称号”
B.“ 东北柳条湖局部抗战”
C.“宛平 卢沟桥全国性抗战”
D.“刘邓大军 大别山 战略反攻”
15.
有历史专家在评价党的历史上某次重要会议时指出:它起到了承抗战胜利之果、启建立新国家之端的作用。该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
A.上海B.遵义C.延安D.北京
16.
影片《建国大业》再现了1945年蒋介石和***握手的场景。那时,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   )
A.打倒军阀,统一中国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揭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D.维护和平,民主建国
17.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故宫、颐和园等,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18.
1937年9月26日,八路军旅长陈赓在日记中写道:“这是红军参战的第一次胜利也是中日开战以来最大的第一次的胜利。”“这一胜利”是指(   )
A.黄海大战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19.
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丁在探究中国与某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中国和哪个国家的关系?
A.美国B.德国C.英国D.日本
20.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B.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C.民族工业总体比较落后
D.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21.
张謇被胡适誉为“伟大的失败的英雄”,他的创业活动成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缩影。他提出的口号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自强求富
C.民主科学D.实业救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