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复习(二)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420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2/10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材料二 中国传统教育体制是一种培养官僚士绅的制度。……洋务运动兴起后,清政府创办了新式学堂,以培养近代实用人才,这是近代中国教育改革之始。新式学堂除开设外语、中文外,把近代西学中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工艺制造、军事技术方面的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科学技术在课程中成为重要内容,洋务教育逐渐迈向近代化。……甲午战争后,维新派开设的新学堂把学习的注意力集中在西方社会科学知识和政治制度方面。    
——方建春《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三  19世纪80年代,日本对教育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企图通过普及初等教育使国民养成效忠于国家的观念,通过高等教育和实业(职业)教育培养经济和科技等各类专业人才,这既保证国民对国家的忠诚,又使日本成为一个近代化国家。
——陈时见《中日近代教育改革比较》
请回答:
⑴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制约中国近代教育发展与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⑵ 根据材料二,从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方面概括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特点。
⑶ 针对材料一所反映的现状,光绪帝和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
⑷ 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近代教育改革的目的。
⑸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及甲午败于日本,各国租港湾之事,相逼而来,瓜分支那之说,腾沸于全球。于是国人大哗,志士奋起,痛论变法之不可缓。帝亦知非实行变法,不能立国。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材料三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效仿,可以盲从,搬进来也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咋样的,便象学习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第五讲》
请回答:
⑴ 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该运动“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是直接受到哪次侵华战争的影响?被这场运动所“忽略”的西方文明中“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是指什么?
⑵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败于日本”的主要原因。甲午战败与材料一“运动”之间有何关系?
⑶ “甲午败于日本”使中国又一次遭受割地赔款之痛,请举史实说明。材料二中“甲午败于日本”与“变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⑷ 材料三体现了谁的思想?他对于欧美物质文明采取怎样的态度?

2.选择题(共16题)

3.
列宁说:“中国人对欧洲人的进攻,这次遭到了美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俄国人和日本人等的疯狂镇压。这样的暴动究竟是由什么引起的呢?那些用传教的鬼话来掩盖掠夺政策的人,中国人难道不痛恨他们吗?”列宁评价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B.左宗棠收复新疆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下列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5.
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D.维新变法运动
6.
根据1858年《瑷珲条约》规定,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被迫割让给(    )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7.
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位于今天的(    )
A.北京B.南京C.桂林D.武昌
8.
(2015·湖南衡阳)历史大戏《台湾·1895》曾在央视一套热播,剧中李雪健饰演的李鸿章在1874年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被笑指犯下了低级的历史错误。这是因为()
A.李雪健与李鸿章在形象上差异很大
B.李鸿章没有经历过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圆明园是甲午中日战争后被日军所烧
D.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9.
何怀宏的《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一文指出:“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下列体现“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的是(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10.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也是百日维新留下的唯一成果是(  )
A.北洋水师学堂B.京师大学堂
C.福州船政学堂D.两江师范
11.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   )
①创办军事工业 
②创办民用工业
③筹划海防
④培养人才  
⑤改革行政机构,任用维新人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12.
关于资产阶级维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陈洋同学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绘制了下列表格,你认为此表格的主题是(  )
A.军事工业兴起
B.政治体制的变革
C.民主思想的传播
D.近代化道路探索
13.
“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指的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B.“扶清灭洋”
C.“师夷长技以自强”D.维新变法
14.
辛亥革命是矗立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这里“丰碑”的含义是指
A.揭开了新民主义革命的序幕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实现了完全的民族独立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5.
“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此则养民之大经,富国之妙术,不仅为御侮计,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讲这段话的人是谁?
A.詹天佑B.康有为C.张謇D.严复
16.
中国近代有一首竹枝词写到:“两地情怀一线通,有声无影妙邮筒。”材料中的通讯方式是(    )
A.无线电报 B.书信
C.有线电话 D.邮政通信
17.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18.下列属于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而导致的遗传病的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