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是一次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一在思维能力、热情,在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请回答:(10分)
(1)材料一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你列举这一时期产生的巨人及其代表作品(一例即可)。(4分)
(2)材料二中“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重大活动实现的?在这一重大活动中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是谁?支持他的王室是哪个国家?中国有一个航海壮举比他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这个壮举是什么?(4分)
(3)请你分别说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所起的作用;(2分)
材料一 这是一次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一在思维能力、热情,在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 《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 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请回答:(10分)
(1)材料一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是指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你列举这一时期产生的巨人及其代表作品(一例即可)。(4分)
(2)材料二中“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什么重大活动实现的?在这一重大活动中发现了美洲新大陆的是谁?支持他的王室是哪个国家?中国有一个航海壮举比他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这个壮举是什么?(4分)
(3)请你分别说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对于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所起的作用;(2分)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8分)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三次改革的内容?(3分)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改革分别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以上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2分)
材料一:改革扩大公民的权利,很多公民担任了政府公职,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
材料二: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征收赋税。
材料三: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请回答:(8分)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历史上哪三次改革的内容?(3分)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改革分别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以上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2分)
3.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而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材料一是哪一重大历中事件成功后的结果?出自哪一法律文献?它的颁布在这个国家确立起了什么政治制度?(3分)
(2)材料二又是哪一重大时事件中的成果?该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当时的杰出领导人是谁?在他的领导下这些殖民地最终摆脱英国统治是在何时?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在他的领导下还制订了哪部法律?(5分)
(3)请你判断材料二是哪一法律文献中的内容?它的颁布有何意义?(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两则法律文件有何共同之处?(2分)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而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且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材料一是哪一重大历中事件成功后的结果?出自哪一法律文献?它的颁布在这个国家确立起了什么政治制度?(3分)
(2)材料二又是哪一重大时事件中的成果?该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当时的杰出领导人是谁?在他的领导下这些殖民地最终摆脱英国统治是在何时?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在他的领导下还制订了哪部法律?(5分)
(3)请你判断材料二是哪一法律文献中的内容?它的颁布有何意义?(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以上两则法律文件有何共同之处?(2分)
2.选择题- (共21题)
4.
根据体貌特征,人类有黄种、白种和黑种三大主要人种,造成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各自的祖先不一样 |
B.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 |
C.上帝有意为之 |
D.由于人的智商高低引起 |
6.
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内容,正确的是( )
①大化改新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进行
②大化改新仿照了中国的隋唐制度
③大化改新后,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
④大化改新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①大化改新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进行
②大化改新仿照了中国的隋唐制度
③大化改新后,日本进入了封建社会
④大化改新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7.
下列关于伯利克里改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雅典人都有参政的权利 |
B.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在行政和司法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C.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 |
D.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
9.
王先生在参加《开心辞典》网上答题,其中一题“谁是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让他犯难了,假如你当时就在他身边能帮。他选出正确的答案吗?( )
A.封建国王 | B.教皇教会 | C.封建贵族 | D.骑士 |
10.
2008年3月7日,《人民日报》有一篇时评:“民主政治的生动诠释”、时评介绍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情况。那么你知道在古代曾经达到了西方世界民主政治高峰的地方是哪里吗?( )
A.波斯 | B.斯巴达 | C.罗马 | D.雅典 |
11.
人们常说:对待敌人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国外也有类似的谚语:“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这句谚语最早出自于( )
A.《佛经》 | B.《古兰经》 |
C.《汉谟拉比法典》 | D.《圣经》 |
12.
王老师讲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一课后,布置同学们写一篇关于下图人物的文章。小明同学写的文章中有以下几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17岁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 ②在中国生活了17年
③出使日本 ④与热那亚人作战 ⑤亲自著述《马可·波罗行纪》
⑥曾受到忽必烈的赏识

①17岁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 ②在中国生活了17年
③出使日本 ④与热那亚人作战 ⑤亲自著述《马可·波罗行纪》
⑥曾受到忽必烈的赏识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②④⑤⑥ |
C.①②④⑥ | D.②③④⑤⑥ |
15.
在历史小知识的课堂讨论中,小华和小文就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什么人的问题发生了分歧,假如你是仲裁者,你的答案是( )
A.阿拉伯人和印度人 | B.埃及人和阿拉伯人 |
C.印度人和阿拉伯人 | D.印度人和苏美尔人 |
16.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我国回族也同样使用此历法,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了第29届夏季奥运会。那么2008年是我国回历( )
A.1385年 | B.1386年 | C.1387年 | D.1388年 |
19.
“……从西班牙向西航行,横渡大洋,可以到达印度,……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包括被印第安人称为的海地……在内。”留下这段遗言的航海家应该是( )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