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西省景德镇市九年级第三次质检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90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3/6/3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张学良将军的苦闷:1936年1月张学良对青年人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张学良文集》第Ⅰ集
(1)分析当时张学良将军有什么“苦闷”?(1分)
(2)材料中的“国家问题”当时主要是指什么?(1分)
材料二:下面为一封写于1946年,又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密信:
《张学良致周恩来》:别来十年,时为想念,(兄)当有同感。现日寇已经驱出,实(为)最快心之事。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
——弟良四月十九日
(3)张学良所指“别来十年”中,十年前发生了什么大事?当时张学良和周恩来进行过合作,结果如何?(2分)
(4)张学良在信中所说的“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指的是什么事?(1分)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美国革命是反对英国的“奴役压迫”的革命。在这个革命中,南方一些奴隶主感到奴隶制度与自由平等的原则格格不入,因而多方寻求废除奴隶制而又不致造成自己经济破产的道路。但是他们终于没有找到这样一条两全其美的道路。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运用辩证的观点评价美国独立战争。(2分)
材料二:“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
——林肯的演讲
(2)林肯的演讲是在当时美国什么历史背景下说的?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林肯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2分)
材料三:他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他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变革与血腥恐怖的年代,是他,把美国人民从苦难和经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开创新的国家模式。是他,使孤立主义美国站在世界正义力量一边,并最终变成世界大联盟的领导者。
(3)为什么说那是一个“充满动荡、变革与血腥恐怖的年代”?“新的国家模式”指什么?(2分)
材料四:新政推出的种种政策损害了许多大财阀的利益,当时,对罗斯福最大的攻击就是“美国正在走社会主义道路”。有一首歌这样唱道:“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USA变成USSA…”财阀的院外游说集团还四处活动,……说罗斯福应该叫做“斯大林•罗斯福”,……但是在那届国会上,罗斯福的多数关于社会保障的提案还是通过了。
(4)大财阀为什么讽刺罗斯福应该叫“斯大林•罗斯福”?新政的多数关于社会保障的提
案为什么还是通过了?(2分)
(5)美国人民在不断战胜危机中使自己的国家逐渐强大起来,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
谈你对此有什么感悟。(2分)

2.选择题(共10题)

3.
以下是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废除的脉络,其中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创立于秦朝,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
B.创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C.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宋元,废除于辛亥革命期间
D.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僵化于明清,废除于1905年
4.已知点A(﹣2,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 {#mathml#}6x{#/mathml#} 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5.已知点A(﹣2,y1),B(2,y2),C(3,y3)都在反比例函数y=﹣ {#mathml#}6x{#/mathml#} 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6.
“它是1898年中国最轰动的出版物,它介绍了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这部著作是
A.魏源的《海国图志》B.严复的译著《天演论》
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D.李大钊的《庶民的胜利》
7.先化简 {#mathml#}1a1a÷(aa+21a2+2){#/mathml#} ,然后在﹣2≤a≤2中选择一个你喜欢的整数代入求值.
8.
“它充分向国际社会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可侮辱的尊严、不畏强暴的勇气和不容侵犯的实力。中国从此开始以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身份在东亚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东亚从此开始以中国为中心形成新的政治经济格局,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从此获得了相对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上述摘要评论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的意义
A.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B.中国原子弹试验成功的历史意义
C.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历史意义
9.
历史告诉我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下列各个时期的改革和政策实施中不属于制度创新的一项是
①新中国三大改造时期的赎买政策   ②中国实施的一五计划   ③一国两制  ④少数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A.①②B.②C.①④D.③
10.我们把分子为1的分数叫做单位分数,如 {#mathml#}12{#/mathml#} , {#mathml#}13{#/mathml#} , {#mathml#}14{#/mathml#} ,…任何一个单位分数都可以拆分成两个不同的单位分数的和,如 {#mathml#}12{#/mathml#} = {#mathml#}13{#/mathml#} + {#mathml#}16{#/mathml#} , {#mathml#}13{#/mathml#} = {#mathml#}14{#/mathml#} + {#mathml#}112{#/mathml#} , {#mathml#}14{#/mathml#} = {#mathml#}15{#/mathml#} + {#mathml#}120{#/mathml#} ,…
11.
1978年5月10日,在胡耀邦同志的直接指导下,中央党校《理论动态》第60期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此后,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支持下,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全国性大讨论。这些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
A.经济基础B.思想基础C.政治基础D.科学基础
12.
帝国建立时,中国时处南北朝时期,记载公元4世纪末到6世纪中叶的历史的《魏书》称之为“普岚”,帝国灭亡时,中国时处明朝,据此推断这个帝国是
A.拜占庭帝国B.波斯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帝国D.阿拉伯帝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