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问题。(11分)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2015年3月3日至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何时在北平(现北京)召开?(1分)谁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分)
(2)第一届人民政协制定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是什么?(1分)《共同纲领》在当时有何作用?(1分)
材料二

(3)材料二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该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2分)
材料三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4)材料三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1分)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1分)它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这部法律文献在我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1分)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2015年3月3日至1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何时在北平(现北京)召开?(1分)谁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分)
(2)第一届人民政协制定了《共同纲领》,确定新中国的名称是什么?(1分)《共同纲领》在当时有何作用?(1分)
材料二

(3)材料二的图片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1分)该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2分)
材料三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
——***在1954年某次会议上的讲话
(4)材料三中会议的名称是什么?(1分)这次会议被称为“里程碑”主要是因为该会议制定了什么法律文献?(1分)它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这部法律文献在我国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1分)
2.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探索前行,虽然出现过严重失误,但最终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让我们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工业起步)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2分)
(制度确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什么事件?(2分)
(出现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2分)
(拨乱反正)
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2分)
(以史为鉴)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工业起步)
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
(1)我国制定了哪一计划改变了材料一中的落后现象?(2分)
(制度确立)
材料二

(2)材料二中的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什么事件?(2分)
(出现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喜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3)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严重失误。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事件?(2分)
(拨乱反正)
材料四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解说词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指什么?(2分)
(以史为鉴)
(5)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2分)
2.判断题- (共4题)
3.选择题- (共12题)
7.
下列数据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
C.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进 | D.“包产到户”的实施 |
10.
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老字号。1954年同仁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了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
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C.三大改造时期 | D.文化大革命时期 |
1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A.是***同志个人犯下的严重错误 |
B.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 |
C.是由于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严重失误 |
D.是学习苏联的结果 |
13.
下图是1949年至1984年中国粮食生产状况柱状图。图中出现了几个粮食产量快速增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

①建国初土地改革运动 ②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建国初土地改革运动 ②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14.
分析下图可知,导致当时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①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1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这个问题不仅关乎阅读方式的选择,更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即阅读场景的变革。
②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阅读任何内容。
③墨香阅读和指尖浏览,到底哪种阅读才能通向未来?
④以前,人们的阅读场景比较明确,比如拿报纸、杂志在办公室里阅读,拿书籍在家里的书房或者图书馆阅读。
⑤以往在时间和空间上对阅读的限制,已经被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全都解除。
16.
下列四个选项中适合作为下面表格名称的是中国________成就表
地区 | 名 称 | 成立时间 |
自治区 | 内蒙古自治区 | 1947年5月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1955年10月 |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1958年3月 |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1958年10月 | |
西藏自治区 | 1965年9月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政治协商制度 | D.一国两制 |
17.
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恩来有关的是( )
① 出席APEC会议 ② 出席万隆会议
③ 与尼克松会谈 ④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① 出席APEC会议 ② 出席万隆会议
③ 与尼克松会谈 ④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⑤ 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A.①②③④⑤ | B.②③④⑤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⑤ |
4.填空题- (共2题)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事业一派繁荣景象,于1981年设诺贝尔文学奖为中国最高文学奖。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判断题:(4道)
选择题:(12道)
填空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