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西钦州港开区中学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377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6/3/3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国民党接受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材料二   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并没有把中国共产党人吓倒、征服。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材料三 1937年9月,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开始全民族抗战。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八年级初中历史教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呈现怎样的特征?(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两党在不同时期的关系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
(3)从国共两党的关系中得到了哪些启示?(2分)
2.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难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主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的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日益提升,正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活跃在世界上。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次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历史揭开了崭新的篇章,到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法制、科技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各举一例说明。
(5)新中国建立后,在外交方面为国际关系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请你列举2001年以来我国外交事业上能充分体现“团结合作”精神的事例。
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此国难极端严重民族生命存亡绝续之时,我们为着挽救祖国的危亡,在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基础上,已经与中国国民党获得了谅解,而共赴国难了……在民族生命危急万状的现在,只有我们民族内部的团结,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年7月15日)
材料二 
 
材料三 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
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海峡论坛大会上的讲话(2009年5月19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中华民族怎样才能“挽救祖国的危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中的老照片,指出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的代表是谁。
(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
4.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高粱叶子青又青,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的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了沈阳城!”
﹣﹣《九一八小调》
材料二: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1)这首小调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列举其结果?它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政府什么样的行为?
(2)面对当时的民族危机,材料二图一中两位英雄人物在何时进行了怎样的斗争?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提出这一主张的出发点是什么?该事件的最终解决有什么意义?
(3)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是在图二的什么事件之后?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
(4)日本右翼势力一直在为侵略战争翻案,针对日本“右翼分子”歪曲历史、修改日本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的行为,请谈谈你的看法。

2.选择题(共17题)

5.
1380年明太祖废除丞相,将权力分给( )
A.中书省B.六部
C.殿阁大学士D.内阁
6.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代史开始于南京,也基本结束于南京。下列史实中,最能反映“中国近代史基本结束于南京”的是(    )
A.《南京条约》签订B.中华民国成立
C.日本占领南京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7.
图片是见证历史的鲜活载体。与如下图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B.四渡赤水C.抗日战争D.三大战役
8.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5日下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确定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这两个纪念日的设立体现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勇气与决心和纪念死难者。
③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
④“南京大屠杀”体现日本侵略者的残酷的暴行。
A.①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9.
新华网快讯:据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七次会议消息,我国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有关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一百多年来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
B.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C.洗雪了百年国耻,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D.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0.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指哪次战役?
A.淮海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辽沈战役
11.
近年来随着国共两党互信的加深,随着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随着两岸同胞交往的增多,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党再次合作的希望。历史上体现国共合作的事件有(   )
①黄埔军校的创建 ②北伐战争 ③南昌起义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12.
被周恩来赞誉为“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人民音乐家是
A.冼星海B.聂耳C.鲁迅D.田汉
13.
右图中的标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的标志性事件是()
A.一二九运动爆发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爆发D.台儿庄战役胜利
14.
如图,你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国民党一大B.西安事变
C.抗日战争胜利D.重庆谈判
15.
《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
A.冼星海B.聂耳C.郭沫若D.田汉
16.
***在1945年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次我们去得好,击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我们去了,可是他们毫无准备,一切提案都要由我们提出。”***谈论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B.中共七大召开
C.日本投降D.国共北平和平谈判
17.
小王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了以下三幅图片,请问他在学习哪一历史主题()
A.北伐战争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D.十年内战
18.
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
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
C.南昌起义D.抗战胜利
19.
对于重庆谈判,有人说成功了,有人说失败了。下列哪一史实说明了重庆谈判的失败 (  )
A.签订“双十协定”B.在重庆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C.全面内战的爆发D.对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
20.
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时在()
A.三大战役后B.渡江战役后
C.南京解放后D.全国解放后
21.
如图,制作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在下面年代尺上①处适合标注的历史事件是
A.中共一大B.南京大屠杀
C.千里跃进大别山D.重庆谈判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