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清政府派***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橫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2)请你简述该条约的内容?(回答两个方面即可)
(3)纵观历史,从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到今天中国航母入列维护国家主权,你有何感想?
材料:清政府派***大臣伊藤博文举行谈判,日本诱逼李鸿章在早已拟定的条约文本上签字,蛮橫地表示“但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日本限定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割让台湾的手续,李鸿章请求放宽期限,说:“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急。”伊藤博文回答:“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经过二十多天的谈判,日本下了最后通牒,限四天内答复,否则北京必不可保,清政府被迫全部接受了日方提出的条件。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近代史上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的情况?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严重危害是什么?
(2)请你简述该条约的内容?(回答两个方面即可)
(3)纵观历史,从近代中国有海无防到今天中国航母入列维护国家主权,你有何感想?
2.
学以致用
读史有感,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是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就过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的哪一段斗争,或哪一位爱国志士或哪一场运动印象最深?从中收到了哪些教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篇幅在150-200之间。
读史有感,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是半殖民地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更是一部英勇的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就过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学习这段历史,你对其中的哪一段斗争,或哪一位爱国志士或哪一场运动印象最深?从中收到了哪些教育?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篇幅在150-200之间。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
(1)洋务派除了曾国藩、李鸿章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2)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4)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时,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此为嚆矢(开端)。
——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材料三: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
(1)洋务派除了曾国藩、李鸿章还有哪些代表人物?
(2)从材料一看,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一二看,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
(4)从材料三看,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
2.选择题- (共23题)
4.
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 |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
C.中西方人种差异 |
D.中国文人的偏见 |
6.
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事件,若按照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②定都天京 ③北伐和西征 ④领导集团内讧
①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②定都天京 ③北伐和西征 ④领导集团内讧
A.①②③④ | B.④①②③ | C.③④①② | D.②③④① |
7.
太平天国将士们既是反对清朝统治的农民英雄,也是反对列强侵略的爱国主义者,他们反对外来侵略的光辉业绩和爱国精神,将永远彪炳于近代史册。下列内容最能说明太平天国将士是爱国主义者的是( )
A.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特权 | B.全盛时曾拥有中国的半壁江山 |
C.太平天国兴师北伐和西征 | D.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
8.
关于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促进中国对外开放 | B.使美国获得与列强均等的贸易机会与特权 |
C.使中国沦为列强共同宰割的局面 | D.暂时缓和列强在瓜分中国之间的矛盾 |
9.
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的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
A.鸦片战争 | B.甲午中日战争 | 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2.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大使:“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经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交部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说明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 B.要求鸦片贸易合法化 |
C.割占中国领土 | D.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
13.
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就首开了屠杀中国平民的先河。美国《纽约世界》记者克利尔曼在《日军残杀记》中写道:在那里进行了整整四天的大屠杀,以至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后全市只剩下了为掩埋他人尸骨而留下的三十六人!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顷刻间成了日军刀下的冤魂,天地在腥风血雨中颤抖。材料中的“那里”是指 ( )
A.威海卫 | B.黄海大东沟 | C.南京 | D.旅顺 |
14.
鸦片流入中国,从1842年的33000箱上升到1848年的46000箱……仅1848年就有1000多万两白银外流。当时市场用铜钱,而农民交租要用白银。1两银子在18世纪时兑换1000文铜钱,而在1845年,则超过了2000文。这表明 ( )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的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负担大大加重
①鸦片战争后鸦片的流入量急剧上升 ②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破产
③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贱 ④鸦片战争后农民负担大大加重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6.
1840年的鸦片战争,大清王朝第一次遇到了一个优于自己的外来文明的挑战,……而对这个挑战却毫无认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战前清政府与西方完全隔绝 |
B.文明的交流必然伴随着战争 |
C.中国已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
D.战争打断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17.
八年级某班的同学在讨论“清政府为什么会在鸦片战争中失败”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最后归纳为以下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
A.清政府武器落后 | B.战备不足 |
C.清政府妥协退让 | D.封建制度腐朽 |
18.
在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张对外商“正常贸易者,加以优待,倘有带烟发觉,立正刑诛。”材料表明林则徐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①支持正常贸易 ②反对鸦片走私 ③反对开放口岸 ④维护民族利益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9.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右图所示遗址是中国近代屈辱的见证,它曾经遭受了火劫、木劫、石劫、土劫”四次大灾难。其中“火劫”发生在()


A.中英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20.
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指的是哪次战争的失败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21.
前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姜铎老先生认为:“洋务派所进行的效仿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尽管它的政治动机和目的是反动的,力量是薄弱的,效果是不大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和代表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新方向……不能不在客观上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材料中的“政治动机和目的”是指(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 B.“自强”和“求富” |
C.维护清朝统治 | D.采用大机器生产,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
24.
人们历来对洋务运动褒贬不一,如果用历史的眼光,实事求是的进行评价,那么,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
A.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
C.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