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自古以来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谁建立的?为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他创立了一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叫什么?
(2)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为巩固统治,选拔人才,隋朝创立了什么制度?
(3)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前期,清政府在新疆、西藏和台湾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4)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该构想的实践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谁建立的?为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他创立了一套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这一制度叫什么?
(2)为实现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为巩固统治,选拔人才,隋朝创立了什么制度?
(3)为维护国家统一,清朝前期,清政府在新疆、西藏和台湾分别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4)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我国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基本政治制度?为实现国家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该构想的实践取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2.
(中外历史的改革)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这次会议意义深远。”
材料四:1929 年 10 月 24 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样,开始全面滑坡。
(1)请说说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
(3)材料三中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该会议除了提出改革开放外,还有什么内容?这次会议意义深远指的什么?
(4)据材料四,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现象?其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材料一:(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如果曾国藩开辟了西化之路的话,左宗棠和李鸿章则是斗志昂扬地紧握了西化的火把。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三:对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评价,有人说:“世界上从古到今,没有一个人像邓小平那样通过他的政策使几亿人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这次会议意义深远。”
材料四:1929 年 10 月 24 日被称为美国历史上的“黑色星期四”,那一天纽约股票市场竟有一千三百多万股股票在一天内被抛售出去,全国为之震动,从此美国的经济就像雪崩一样,开始全面滑坡。
(1)请说说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西化”指的是晚清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哪一次运动?
(3)材料三中邓小平所提出的改革开放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决策?该会议除了提出改革开放外,还有什么内容?这次会议意义深远指的什么?
(4)据材料四,当时哪一位总统挽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现象?其颁布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3.
(题文)(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和巩固)在人类现代化的过程中,大国纷纷崛起,各领风骚。阅读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在经济问题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17世纪中后期,英国确立了什么“现代的国家制度”?材料一中“崭新的生产方式”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面临的重大国内问题和解决的
途径。
(3)据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通过哪一历史事件日本“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
(4)综上所述,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材料一:英国最早地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这样的政治制度能够使得这个国家长治久安……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在此前50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在经济问题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
——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
材料三: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它很快将成为西方一个可怕的竞争对手。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1)17世纪中后期,英国确立了什么“现代的国家制度”?材料一中“崭新的生产方式”指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崛起过程中先后面临的重大国内问题和解决的
途径。
(3)据材料三,19世纪中后期,通过哪一历史事件日本“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
(4)综上所述,世界大国的崛起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
(三次科技革命)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结合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主要的成果是什么?
(2)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变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请谈谈它的利与弊。
(4)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共同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谈谈你对这一发展战略的认识。
(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最主要的成果是什么?
(2)第二次工业革命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什么变化?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不利影响?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项成果对当今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影响最大?请谈谈它的利与弊。
(4)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共同说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谈谈你对这一发展战略的认识。
5.
(两战及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材料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受二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材料三: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这一“新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材料二所描述的“传统的欧洲体系”崩溃后世界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及其签订的一系列条约,暂时确立了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新秩序”。
材料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还是19世纪国际政治的延续,新时期可以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开始。受二战的影响,传统的欧洲体系的崩溃已成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材料三:当今世界,除美国之外,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请回答:
(1)材料一的“新秩序”指的是什么?你如何认识这一“新秩序”?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材料二所描述的“传统的欧洲体系”崩溃后世界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
(3)材料三反映了世界格局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2.选择题- (共2题)
6.
“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这次却破例了。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
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
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C.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D.***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