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安徽省安庆市中考模拟(二模)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72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6/30

1.列举题(共2题)

1.
开放,彰显一个民族的自信和文化气度。
(1)唐朝时期, 西行天竺,求取佛经,成为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
(2) 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3)1453年,保守狭隘、不屑于向其他民族学习的千年帝国     帝国最终被奥斯曼土耳其灭亡。
(4)1980年中国设立 、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迈开了对外开放的坚实步伐。
2.
对待事情不同的态度和行动,往往影响时局的发展.
(1)张学良、杨虎城发动  ,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最终促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2)林肯政府颁布  ,宣布所有南部叛乱各州的奴隶一律获得解放,扭转了南北战争的战局.
(3)《慕尼黑协定》是  达到顶峰的标志,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野心.

2.判断题(共1题)

3.
辨别下列事实的正误,在题前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变革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强大动力。
(  )(1)公元前356年,秦朝的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用法令的形式保护土地私有制。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陈独秀领导的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和“自由”两面大旗,向中国封建礼教发起了猛烈进攻。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德国人莱特兄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汽油内燃机汽车,改变了人类的社会面貌和生活方式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题(共2题)

4.
某校历史小组以探寻中国共产党救亡图存、强国富民之路为主题,搜集到以下资料,设计出相关问题,请你一起探究。
(抉择篇)
材料一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927年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并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后,经过艰辛求索,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开创了一条走向民富国强的道路。
(奋斗篇)
材料二

(崛起篇)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两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分别是什么会议?这两次会议上重大抉择的共同出发点是什么?
(2)观察材料二,从F到G,我国粮食产量呈现怎样的趋势?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的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4)通过以上探究,请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成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感悟。
5.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实现工业化是近代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自近代以来,各国工业化出现了两种类型的道路:一是资本主义工业化,一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其中,科学技术的发明、引进和运用在各国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针对中国工业发展状况曾形象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基本途径。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有何突出特点?
(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化道路上采取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就。(回答两点即可)
(3)综合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分析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两种工业化道路对我国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4.选择题(共5题)

6.
、中国自秦汉时期就已经建立对官员的监察制度,以下古代官职不具备监察权力的是
A.御史大夫B.刺史
C.东厂D.军机大臣
7.
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②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③“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④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8.
与“***”“弥天大勇”“身系天下之安危”“赴蒋介石的‘鸿门宴’”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B.四渡赤水
C.重庆谈判D.挺进大别山
9.
伯里克利指出:“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为此,他采取的重要步骤是
A.公民无条件参加公民大会B.为参政的公民发放津贴
C.设立五百人会议D.设立陪审法庭,加强经济核查
10.
历史兴趣小组编写了一个历史短剧---《1789年7月14日,不同寻常的日子》,准备在周末晚会上演出。在设计的台词中,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B.“拿破仑帝国万岁”
C.“坚决支持《独立宣言》”
D.“打到巴士底狱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2道)

    判断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