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第一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3936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4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对外交往从公元前2世纪的开通西域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从被誉为“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的丝绸之路到落后挨打,伴随着中外文明交往的变化起伏,国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1)按要求填写下表
中原王朝
中外交往的方式和影响
A
方式:B影响:开辟丝绸之路
隋唐
方式: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影响:C
南宋
方式:以泉州为起点,通往日本、东南亚、印度和阿拉伯影响:D
E
方式: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影响:促进欧亚文明交流
明朝
方式:郑和下西洋影响: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方式: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几何原本》影响: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清朝(1840年前)
方式:F影响:中外交往由盛而衰
清朝(19世纪中叶)
方式:魏源《海国图志》影响:学习西方的先声
 
(2)你如何理解丝绸之路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运河”?
(3)归纳中国古代至19世纪中叶对外交往过程中对外部世界理解的变化。
2.
世界现代化进程二个侧面
近代西方国家政体的确立
 
英国
美国
法国
A
代议制的形式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B
民主共和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政体的主要特征
C
D
总统和参议院权力较大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总统
帝国宰相
确立途径
E
独立战争
大革命
F
确立标志
G
1787年宪法的颁布
H
1871年帝国宪法的颁布
 
(1)把上表填写完整
曼切斯特的城市规划历史
图一《1801年曼切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

图二《1850年曼切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

(2)引起1801—1850年曼切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的变化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什么现象?
(3)根据材料,分析比较1801年—1850年曼切斯特城市可视域分布图有什么变化?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
3.
梁启超的史学观
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历史学历经了一场改革,实现了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梁启超先后发表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两篇文章,呼吁进行“史界革命”,重写中国史。梁启超的这两篇文章被称为“新史学的宣言书”。
以下材料整理自上述著作,阅读并回答问题。
林料一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己。吾国史家,以为天下者君主一人之天下。
中国之史,……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虽尽读全史,而曾无有足以激厉其爱国之心,团结其合群之力。孟子曰;“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此误会历史真相之言也。苟治乱相遭无已时,则历史之象当为循坏,与天然等,而历史学将不能成立。
材料二 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也。夫欲求人群进化之真相,必当合人类全体而比较之。史者也,求有益于群治也,以此为天职为能事。夫所贵乎史者,贵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述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善其群之心油然生焉。
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梁启超对传统史学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以梁启超为代表的)新史学与传统史学相比,他们的史学观念有哪些变化?
(3)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哪些历史事件和思想观念刺激了梁启超新的史学观念的形成?
(4)你怎样看待梁启超的史学观念?

2.单选题(共13题)

4.
“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的“精巧设计”是指
A.美国1787年宪法
B.法国的《人权宣言》
C.英国的《权利法案》
D.美国的《独立宣言》
5.
据下图判断该漫画反映的时期是
A.新文化运动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6.
18世纪,满足英国生产和生活的新能源是
A.木材
B.煤炭
C.水利
D.电力
7.
打破“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50年”预言的是
A.詹天佑
B.容闳
C.冯如
D.李善兰
8.
“报纸支持这种狂热;政府许可这种狂热;人民不惜为它而解囊。”能同时得到舆论、政府、民间几方面支持的是
A.西欧的地理大发现
B.欧洲工人运动
C.英国工业革命
D.美国领土扩张
9.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最能体现这一趋势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百日维新
10.
清时被誉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的是今天的
A.北京
B.广州
C.上海
D.天津
11.
下图为罗斯福新政时宣传画,反映了
A.银行休业整顿
B.农户发放减耕减产补贴
C.推行“以工代赈”
D.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2.
孙中山提出“革命者乃神圣之事业,天赋之人权,而最美之名辞也”,主要受了以下哪位启蒙运动思想家的影响
A.洛克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13.
最先提出“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的人物是
A.李大钊
B.***
C.陈独秀
D.胡适
14.
“诸位请相信,凡是为保障地主利益能够做的一切,都做到了。”19世纪中期某国在国内严峻形势下所做到的是
A.美国废奴运动
B.德意志实现统一
C.日本明治维新
D.俄国废除农奴制
15.
在《十四点和平纲领》中提出建立国际联合组织的是
A.劳合·乔治
B.威尔逊
C.克列孟梭
D.牧野伸显
16.
1897年,德国公开声称“……我们也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1898年到1908年,加紧海上扩军并修筑铁路。以上内容说明当时德国推行的政策是
A.铁血政策
B.大陆政策
C.绥靖政策
D.冷战政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