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事事远出西人之上,有火器万不能及。······中国犹自强,则莫如学习国外利器。”
材料二:“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先富在民,而国本益固。”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派的主张?他们掀起什么运动?其目的是什么?
(2)这一派的典型代表有哪些?(至少写三个)
(3)为达到材料一、材料二的目的,他们都创办了哪些企业?
材料二:“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先富在民,而国本益固。”
请回答: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派的主张?他们掀起什么运动?其目的是什么?
(2)这一派的典型代表有哪些?(至少写三个)
(3)为达到材料一、材料二的目的,他们都创办了哪些企业?
2.
2017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90周年的峥嵘岁月值得纪念和庆祝,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建军大业》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的创建历程的电影。
——搜狗百科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中国共产党“建军大业”有关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1933年10月,······五十万国名党军队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攻势,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2)根据材料二,概述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3)请分别写出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及地点。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在新长征路上你能做些什么?
材料一:《建军大业》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人民军队的创建历程的电影。
——搜狗百科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中国共产党“建军大业”有关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1933年10月,······五十万国名党军队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攻势,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连续受挫······
(2)根据材料二,概述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
(3)请分别写出红军长征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及地点。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在新长征路上你能做些什么?
2.选择题- (共21题)
3.
清政府之所以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是因为( )。
①这时的科举考试制度培养不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②鸦片战争后,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③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
④清政府意识到要“科教兴国”
①这时的科举考试制度培养不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②鸦片战争后,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③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
④清政府意识到要“科教兴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
8.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指出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尼布楚条约》 | B.《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9.
下图这本书以浩繁的叙述和几十幅世界地图为人民展示了另一个世界,尤其是该书中所阐发的“师夷”思想,对中国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请你判断此书的作者是()


A.魏源 | B.严复 | C.马可波罗 | D.林则徐 |
10.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你知道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3.
“他的伟大不只在领导中国人民促使社会向一个崭新的时代跃进,还在于在消灭帝制、缔造共和后仍为建设一个独立强盛、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不息。”材料评价的人物是
A.洪秀全 | B.孙中山 | C.康有为 | D.*** |
17.
“我们党用28年时间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缔造新中国,彻底改变了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的悲惨命运。”党建立这一功勋的起始时间是( )
A.1840年 | B.1919年 |
C.1921年 | D.1949年 |
19.
***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的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
C.和平民主建国 | D.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
22.
五四爱国运动之所以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 B.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
C.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运动的主力 | D.开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