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13题)
1.
清政府之所以废除科举考试制度是因为( )。
①这时的科举考试制度培养不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②鸦片战争后,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③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
④清政府意识到要“科教兴国”
①这时的科举考试制度培养不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②鸦片战争后,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学习西方,改革教育;
③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
④清政府意识到要“科教兴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①② |
3.
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影响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受到严禁 |
B.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可以看到各国列强的士兵 |
C.中国人可以在北京的东交民巷继续居住 |
D.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
4.
下图这本书以浩繁的叙述和几十幅世界地图为人民展示了另一个世界,尤其是该书中所阐发的“师夷”思想,对中国当时和后世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请你判断此书的作者是()


A.魏源 | B.严复 | C.马可波罗 | D.林则徐 |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事实 | 解释 | |
A |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 构成物质的原子不同 |
B | 氧气和臭氧(O3)性质不完全相同 | 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 |
C |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 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
D | 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 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8.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典型的是( )。
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 B.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
C.主张维新变法 | D.率兵收复新疆 |
9.
若“百日维新”能实现的话,不久可能会出现( )。
①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
②考生在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
③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
④增加部分衙门吸收有才能的人任职
①人们能看到新创办的报纸
②考生在考场上仍为写八股文而发愁
③陆海军的士兵们要接受新式训练
④增加部分衙门吸收有才能的人任职
A.①③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②③④ |
12.
张謇放弃高官厚禄,回家创办实业,但他的工厂最终被吞并。下列对此事的评价,正确的是( )。
A.市场有风险,这是竞争的结果 |
B.张謇为一介书生,不懂市场,失败是必然 |
C.在多重挤压之下,中国民族工业创业艰难 |
D.“实业救国”口号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