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九年级下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583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6

1.综合题(共3题)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政治制度。它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集权)
材料一
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材料一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儒家正统)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
(2)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
(科举选官)
材料三

(3)隋唐时期为我国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出明清时期科举制的发展演变历程。
(4)结束我国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事件是哪个?
材料四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5)依据以上材料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2.
(题文)2016年1月16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投票,当晚开票,结果显示,民进党候选人蔡英文、陈建仁获胜。台湾选举牵动大陆、美国、日本多地的神经,
(美国的声音)
材料一:2016台湾“大选”已经进入倒计时阶段,太平洋对岸,美国的步调也越发加快,两任副国务卿登台、4名前国防部长警告,在国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高度紧张。14日,当发言人就台湾“大选”表示“不讨论‘他国’内政”的时候,为防止记者误读“他国”的内涵,他接连三遍澄清,所指的是中国,只有“一个中国”。
(1)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在哪个事件之后?新中国成立以后,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你认为美国对中国态度的变化,根本原因是什么?
(日本的声音)
材料二:据台湾“中时电子报”4日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部分民进党员家庭在二战时,曾是日本占领下的权贵,例如蔡英文的父亲原是名支持“日本皇军”的商人,其家族认为忠于日本是件荣誉,也因此致富。
材料三:日本《产经新闻》1月18日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蔡英文赢得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表示祝贺,并称“日台自古以来就是朋友,在言论自由的基础上通过选举决定领导人是台湾自由和民主的证明。对于蔡英文女士的获选,我由衷表示祝贺”,希望“日本和台湾今后能共同合作,继续促进人员往来。”
(2)安倍晋三说“日台自古以来就是朋友”,根据材料回答,和日本人是朋友的都是哪些人?近代史上日本是如何占领台湾的?近代史上日本统治台湾多少年?
(大陆的声音)
材料四:新华社北京5月4日电:不承认“九二共识”就是破坏两岸关系共同政治基础
今年以来,台湾政局变动,台海局势波诡云谲,两岸关系面临道路和方向选择。是继续坚持“九二共识”,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行稳致远;还是采取回避、模糊的态度,拒不放弃“台独”分裂主张,让两岸关系重回不安与动荡,是摆在台湾新当选领导人及民进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3)“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3.
(题文)叙利亚内战行2011年爆发至今,伤亡人数已经超过23万人,并引发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内战背后不乏美俄等大国背影,叙利亚内战已经演变成一场代理人的战争,介入的外部势力之间无意间发生对抗的风险上升。
(美苏争霸) 
材料一  两大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同时也把冷战推向了高潮。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对峙和争霸的两极格局崩溃,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的力量不断增强 …… 
——摘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二  乌克兰危机结束了冷战后的交往时代,这种交往未能最终实现西方与俄罗斯的融合。局势出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逆转,这场危机开启了莫斯科和华盛顿之间,也是莫斯科和布鲁塞尔之间展开激烈的地缘政治竞争,敌对乃至对抗。     
——摘自2014年5月30日《参考消息·美俄对抗时代又回来了》 
(1)材料一中“两大组织”指的是哪两个组织? “两极格局形成”与二战中哪次国际会议相关?
(2)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格局发展的特点。
(3)你认为当今世界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主张和手段是什么?
(中东战火) 
材料三  中东是世界上最为动荡的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半个多世纪里,它一直沉浸在战火与鲜血之中。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的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4)根据材料三概括导致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东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有哪些?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选择题(共9题)

4.
中国在19世纪上半期出现了“千古未有之变局”,政治上的独立自主、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现状被打破。这种“变局”开始于(   )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
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D.北伐战争
6.
1956年底,全国加入农业合作社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6.3%,加入手工业合作社的人数占手工业者总数的91.7%;全国私营工业人数的99%、私营商业人数的8%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以上数据表明我国()
A.实行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B.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发动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7.
(题文)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
A.英格兰王国
B.意大利王国
C.德意志王国
D.法兰克王国
8.
17、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C.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9.
工业革命是一次巨大的、深刻的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大变革。下列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②促使欧美诸国先后实现工业化
③确立了英国 “世界工厂”的地位
④人们可以乘坐汽车上班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10.
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
A.罗斯福新政改变了资本主义制度
B.罗斯福新政能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调整
D.罗斯福新政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11.

补全对话(选择)。

A: Hey, Nick! {#blank#}1{#/blank#} Any good news?

B: Yes. {#blank#}2{#/blank#} His name is Bob.

A: How do you like him?

B: He is very funny. I like him very much.

A: {#blank#}3{#/blank#}

B: He certainly is. He is much funnier than me.

A: Is he a little wild?

B: Yes. {#blank#}4{#/blank#} He has long hair and wears very cool clothes.

A: {#blank#}5{#/blank#}

B: Yes, he does. He is very athletic. And he is even better at basketball than me.

A. Is he funnier than you?

B. What does he look like?

C. He is very wild and noisy.

D. You look so happy today.

E. We have a new comer in our class.

F. I think he likes sports very much.

G. Is he your good friend?

12.
图片是形象的史料,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③①②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④②D.③④②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