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岁月沧桑,一部近代史见证了无数中国人的执着探索。

(1)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抗争史。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一位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并简要说明他的事迹。
(2)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一部探索史。上图这位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谁?他对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奋斗史。请列举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并概述其在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一部抗争史。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一位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并简要说明他的事迹。
(2)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一部探索史。上图这位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谁?他对中国近代史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
(3)中国近代史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奋斗史。请列举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召开的一次重大会议,并概述其在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2.
填图题:本大题共5分。

(1)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A.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广州
(2)观察图二,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 B.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3)观察图二回答:红军长征的路线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1分)

(1)观察图一,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A.鸦片战争后,签订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地点
B.《南京条约》中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城市:广州
(2)观察图二,请将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A.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地点 B.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3)观察图二回答:红军长征的路线在地理位置上有什么特点?(1分)
3.
中国近代史进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一定意义上说,是一部以国共两党合作与对抗为轴心而转动的历史。周恩来作为中共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这个风云变幻的舞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是什么?周恩来与它有什么关系?
(2)1936年12月,周恩来奔赴西安参加谈判,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请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什么成果?
(3)1945年,周恩来陪同***亲赴重庆参与国共谈判,双方共同签订了什么协议?但之后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请列举中共在战略决战时期组织的一次重大战役名称。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创办的军事学校名称是什么?周恩来与它有什么关系?
(2)1936年12月,周恩来奔赴西安参加谈判,促使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请问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国共第二次合作取得什么成果?
(3)1945年,周恩来陪同***亲赴重庆参与国共谈判,双方共同签订了什么协议?但之后国民党撕毁协议发动内战,请列举中共在战略决战时期组织的一次重大战役名称。
2.判断题- (共1题)
4.
判断题:每点1分,本大题共5分。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认为是正确的请在相应题号的选项中填“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相应题号的选项中填“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相应题号的选项中填 “C”。
1.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
2.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多人,缴枪一万余支,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
3.李宗仁领导的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
4.百团大战是一场大规模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 )
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
阅读下表内容判断:
战 役 | 战 场 | 领导人 | 意 义 |
台儿庄战役 | 国民党正面战场 | 李宗仁 | 是抗战以来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
百团大战 | 共产党敌后战场 | 彭德怀 | 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认为是正确的请在相应题号的选项中填“A”;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相应题号的选项中填“B”;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相应题号的选项中填 “C”。
1.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
2.台儿庄战役共歼敌一万多人,缴枪一万余支,取得了丰硕的战果。( )
3.李宗仁领导的百团大战大大提高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望。( )
4.百团大战是一场大规模的以破坏敌人交通线为主要目标的战役。( )
5.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
3.选择题- (共10题)
5.
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曾经发动或参与过三次侵略中国的战争。请问这“三次战争”应该是: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③②④ |
D.①③④ |
7.
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公民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历史事实的是:( )
A.李立在重庆的外国人的工厂上班 |
B.小伍亲眼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山海关 |
C.田刚大哥因加入义和团惨死街头 |
D.老钱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
10.
陈独秀《新青年·警告青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A.胡适和鲁迅 |
B.民主和自由 |
C.科学和自由 |
D.民主和科学 |
12.
重庆一中初2016级某班同学为某期黑板报的出刊,收集整理了如下资料:“南昌起义”、“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据此,你可以判断,本期黑板报的主题是:( )
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 B.十年内战,烽火绵延 |
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 | 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