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黑龙江大庆市林甸县八年级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356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5/3/12

1.综合题(共1题)

1.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口号是在哪一事件中提出来的?这一事件的发源地在哪?根据这些口号,你认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要求惩办的卖国贼指哪些人?和约指什么和约?

(3)从材料二中看,6月以后,该事件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4)这一事件的对中国历史最重大的影响是什么?

2.选择题(共22题)

2.
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是在
A.1904年
B.1905年
C.1906年
D.1907年
3.
如果听任鸦片泛滥,那么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是谁给道光帝的上书内容
A.李鸿章B.张之洞C.林则徐D.魏源
4.
作为洋务派的代表,受命于危难之际收复新疆。清政府在他的建议下于1884年设新疆行省。他是
A.林则徐B.李鸿章
C.张之洞D.左宗棠
5.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6.下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7.
小明在爷爷的自传里看到爷爷早年参加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但由于字迹模糊,无法看到这个政党的名称,你觉得可能是下面哪一个(  )
A.兴中会B.光复会C.华兴会D.中国同盟会
8.
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
A.民主和科学B.斗争和革命
C.反孔和批儒D.道德和文明
9.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
A.鲁迅B.陈独秀
C.李大钊D.胡适
10.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罢课,庆贺商店开门”这首诗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
11.
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了序幕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中共“二大”的召开
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D.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
12.
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确定了党的名称
B.选举***为中央局书记
C.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
D.指出当前党的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开展工人运动
13.
.随州白云学校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竞赛,张强同学准备在演讲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A.四渡赤水河B.飞夺泸定桥C.翻越大雪山D.会师井冈山
14.
南昌起义、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等纪念馆展示历史的共同主题是()
A.革命根据地的壮大B.人民政权不断巩固
C.广大农民支援革命D.民主革命走向胜利
1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之所以修建在卢沟桥,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军队在此进行了英勇抵抗
B.日本在此屠杀了大量中国军民
C.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共同抗日的文献在此
D.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16.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20多万人向()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
A.陕甘宁B.中原
C.晋察冀D.东北
17.
关于中共“七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45年4月在延安举行
B.确立了***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C.***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的报告》
D.为争取抗战胜利准备了条件
18.
1945年8月发生的事件不包括(  )
A.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B.苏联红军出兵我国东北
C.***发出“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号召
D.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
19.
下图为《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发表在1946年的《东北画报》上,请问“十五年前的一幕童话”指的是哪一个历史事件?(    )
A.九一八事变、不抵抗政策
B.一·二八事变后、奋起抵抗
C.七七事变、全面抵抗
D.八一三事变后、共赴国难
20.
***曾提笔写道:“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抗日战争期间,在“彭大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D.渡江战役
21.
解放战争时期,***曾非常形象地比喻:“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是指( )
A.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22.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清华大学B.京师大学堂
C.复旦大学D.燕京大学
23.
下列不属于清末民初社会生活变迁的是(    )
A.照相术在19世纪晚期逐步融入社会生活
B.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它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C.1912年3月,中国男子留起了辫子
D.中山装是清末民初最具特色的服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