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云南省个旧市第二中学初二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355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2/14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
材料一:下图是1842年,中英双方在英国军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条约时的情景。

材料二: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摘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这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该条约是哪次战争签订的?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重大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又是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该条约的签订又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材料二的条约签订以后的中国局势,下面哪幅图片可以显示?

(4)1901年,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哪一条约?该条约中哪一项内容最能体现清朝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图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国革命到抨击封建文化,尽管期间遭遇过种种的挫折和失败,但中国社会的变革,毕竟是在山重水复中景随人转,迭相递进。由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推陈出新。------改编自华东师大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请把材料一中的两处处补充完整。
(2)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二,说说在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中,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

2.选择题(共28题)

3.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侵略新疆的两个国家是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俄国
C.英国和法国
D.俄国和法国
4.
为了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收复新疆后在新疆设立了()
A.行省B.行中书省
C.宣政司D.驻藏大臣
5.
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午中日战争 
②鸦片战争 
③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
6.
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
A.平壤战役B.黄海大战C.辽东之战D.威海卫战役
7.
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族主义B.民主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
8.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把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魏源
B.林则徐
C.道光帝
D.关天培
9.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要与中国进行贸易
B.英国想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C.英国反对中国禁烟
D.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10.
“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就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
火烧圆明园的军队是
A.八国联军
B.英法联军
C.英军
D.美俄联军
12.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不费一兵一卒,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俄国
13.
在黄海大战中,率舰冲撞日舰不幸牺牲的爱国将领是
A.左宝贵
B.邓世昌
C.丁汝昌
D.徐邦道
14.
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5.
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
16.
甲午战败后,李鸿章曾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从他的话中,我们更能看出洋务运动是:
A.一次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运动
B.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C.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
D.一次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
17.
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工作,你可以把他推荐给
A.孙中山
B.李鸿章
C.谭嗣同
D.洪秀全
18.
光绪帝颁布诏书,支持变法的主要目的是
A.进行教育改革
B.学习西方技术
C.维护清朝统治
D.精简官僚机构
19.
百日维新的内容不包括
A.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B.创办京师大学堂
C.精简机构
D.废除科举制
20.
在19世纪末,出现瓜分中国狂潮,形式已发展到“瓜分豆剖”、“揭竿斩木”的地步。这时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主张通过变法来挽救危机的皇帝是
A.道光帝
B.同治帝
C.光绪帝
D.咸丰帝
21.
拉开了维新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万国公报》的创办
B.公车上书
C.强学会的建立
D.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22.
生活在武昌的张先生,1911年10月他最有可能看到的事件是
A.兴中会成立
B.同盟会成立
C.武昌起义
D.中华民国成立
23.
关于辛亥革命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
C.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D.中国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强学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兴中会
25.
1905年,孙中山组建的统一的革命政党是
A.强学会
B.保国会
C.兴中会
D.同盟会
26.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B.《新青年》迁往北京
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
27.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
①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②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③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④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8.
1915年的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
A.文学革命
B.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C.反帝爱国运动
D.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29.
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中,洋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自强与求富
C.扶清灭洋
D.民主与科学
30.
创办《新青年》杂志的是()
A.李大钊B.陈独秀
C.鲁迅D.胡适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