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许昌县2019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51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9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开启了丝绸之路,首次开通陆路交流;唐朝对外交往更为繁荣,与日本等东亚诸国交流频繁,形成儒家文化圈;明朝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到了明朝后期,这种一贯开放的政策发生了变化;清政府更是严格限制对外交通与海外贸易。

 

材料二   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先后被迫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商埠。这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

 

材料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从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始,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
(2)请指出材料二中的“五口通商”与材料三中的“经济特区”的本质区别。
(3)根据材料二,评述五口通商对中国的影响。
2.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黑暗境地,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式各样的尝试,但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摘自《十九大报告》

材料二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自《十九大报告》

(1)在材料一中的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社会性质带来什么影响?为了民族复兴,近代化探索中“仁人志士”又进行了哪些“斗争”和“尝试”?(写出三例)

(2)哪一史实表明我们党找到了“正确革命道路”?我们党“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3)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有什么感想?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道铁幕已经在整个欧洲大陆降下。“和平鸽无法穿越这道铁幕,世界被划分为东方和西方。”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战后欧洲合作与发展,是一个让人心动的选项。合作是从……这两个欧洲中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开始的,这两国是宿怨深厚的邻居,在二战前的110多年中,他们一共打了200多场战争,平均5年就开战一次。……历史给这两个持续对抗了几个世纪的两家两败俱伤的惨痛教训,也启迪了他们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政治智慧。

﹣﹣《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东方和西方”中“西方”的核心国家是谁?

(2)材料二中“相逢一笑泯恩仇”指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请举出反映20世纪两国的“仇”“和”的事例各一个。

(3)综合以上材料,回答影响大国关系的根本因素是什么?

2.选择题(共15题)

4.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国轮船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说明洋务运动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基础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员
D.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5.
战争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漩涡,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受到冲击,几千年的社会经济结构因受到侵蚀而逐步改组,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发生改变与下列史实相关的是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北伐战争
D.九一八事变
6.
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  )
A.必须依靠本国政府力量
B.必须依靠帝国主义力量
C.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D.单枪匹马不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7.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材料中的“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8.
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
A.日本侵占了东北,威胁平津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
D.正面战场进入抗日高潮
9.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的结束
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0.
识别和认识地图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观察1953—1957年重点工业基地”图,其中理解有误的是
A.该图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成就
B.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C.该基地体现重工业为主的特点
D.“大跃进”运动加速了该基地的建成
11.
“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静候核武器的爆炸声中度过,没有人比他更懂得,什么叫‘家时’,什么叫计时,为祖国的强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材料中的“他”被为
A.党的好干部
B.党的好战士
C.铁人
D.两弹元勋
12.
2015年12月10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在瑞典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问下列选项与诺贝尔生前的贡献领域有关的是(  )
A.化学领域B.经济领域C.政治领域D.文化领域
13.
如图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次工业革命
B.《共产党宣言》发表
C.法国巴黎公社
D.第一国际成立
14.
“在欧洲历史刚刚进入近代的黎明期,在佛罗伦萨和威尼斯诸城升起的一片灿烂的星云,成了中世纪和近代的分水岭,但丁、彼特拉克、达•芬奇等人把形形色色的思想汇聚起来,从而产生了崭新的近代文化,”材料中“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
A.人文主义B.启蒙思想
C.民主科学思想D.马克思主义
15.
下列历史人物的名字同称谓搭配正确是一组是(  )
A.圣马丁﹣﹣“南美的解放者”
B.爱迪生﹣﹣发明大王
C.林肯﹣﹣美国第一届总统
D.莎士比亚﹣﹣文艺复兴的先驱
16.
如下图是一幅世界名画,其内容反映的是(  )
A.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在埃塞俄比亚灭绝人性地释放毒气
B.德国纳粹轰炸西班牙的格尔尼卡
C.日本法西斯军队在南京血腥大屠杀
D.日军731部队在中国实施细菌战、化学战
17.
1941年1月20日,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中说“在华盛顿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创立和熔铸成为一个国家。在林肯就职时,人民的任务是维护这个国家,…….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而瓦解。”罗斯福总统在第三任就职演说时美国所面临的威胁是(  )
A.经济大危机B.德日法西斯的威胁
C.日本偷袭珍珠港D.冷战
18.
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
A.日本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B.日本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美国失去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D.联邦德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