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l万至1.2万人。……(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材料二 :“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
——邓小平
材料三 :

材料四 :近三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8%,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达5万多亿美元,已经超越日本在世界排位第二。
请回答:
(1)从对外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一所描述的情况是清朝什么政策造成的?这一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2)造成材料二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中国政府作了什么努力?
(3)材料三中的经济特区分别是A B C D 。经济特区的建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什么作用?
(4)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清朝以来中国对外政策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英国马嘎尔尼使团1793年来到中国时的日记记载:经过广州时了解到虽有指南针,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在广州港一个口岸,每年海上遇难人数达l万至1.2万人。……(在定海时)惊奇地发现中国帆船很不结实。安得逊看了两个世纪以前的图画后发现:“帆船没有任何变化”。马嘎尔尼写道“他们毫不掩饰对我们航海技术的赞赏,然而,他们从未模仿我们的造船工艺或航海技术。他们顽固地沿用他们祖先的方法。”
——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相撞》
材料二 :“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
——邓小平
材料三 :

材料四 :近三十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9.8%,这在全世界都是罕见的。20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达5万多亿美元,已经超越日本在世界排位第二。
请回答:
(1)从对外关系的角度分析,材料一所描述的情况是清朝什么政策造成的?这一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消极影响?
(2)造成材料二这一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改变这一局面,中国政府作了什么努力?
(3)材料三中的经济特区分别是A B C D 。经济特区的建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产生了什么作用?
(4)请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从清朝以来中国对外政策变化中得到什么启示?
2.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请写出材料一中“28年艰苦卓绝英勇斗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时间。
材料二 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到 1957年我国在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4)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以此为开端,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
(1)请写出材料一中“28年艰苦卓绝英勇斗争”取得最终胜利的时间。
材料二 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到 1957年我国在钢铁工业、汽车工业和飞机制造工业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材料三 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4)材料中“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次重大会议为开端?以此为开端,中国人民探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 “社”等问题的困扰。
(1)材料一的话是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人说的,请问此人是谁?根据材料回答他认为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中国改革过程中,农村改革的重要形式是什么?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此后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什么经济体制?
(4)他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形成什么理论?这一理论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一: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 “社”等问题的困扰。
(1)材料一的话是被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人说的,请问此人是谁?根据材料回答他认为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中国改革过程中,农村改革的重要形式是什么?城市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3)针对材料二中的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此后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什么经济体制?
(4)他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形成什么理论?这一理论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判断题- (共5题)
3.选择题- (共21题)
9.
一首歌中唱道“让我告诉世界,中国命运自己主宰,让我告诉未来,中国进行着接力赛……”你知道中国人民“命运自己主宰”开始于
A.1949年9月 | B.1949年10月1日 |
C.1950年10月1日 | D.1953年7月 |
11.
下列内容中,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是( )
A.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 B.通过了《共同纲领》 |
C.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D.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
13.
一首《英雄赞歌》“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常春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还有迷人的《一条大河》“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多少年来,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多少人不免心潮澎湃,联想起
A.土地革命战争 |
B.解放战争 |
C.抗日战争 |
D.抗美援朝战争 |
15.
1956年底是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党和政府对我国国内主要矛盾进行的正确判断是:( )
A.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 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
C.农业发展与工业建设之间的矛盾 | D.先进生产关系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
20.
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毛建国
①马文革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毛建国
A.④②①③ |
B.②③①④ |
C.③④①② |
D.④②③① |
21.
小明同学用歌谣的形式总结新中国的部分建设成就,这些成就出现在“一五”计划期间的有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①鞍山轧钢开红花,解放汽车跑中华
②喷气飞机翔蓝天,长江大桥武汉架
③川藏公路到屋脊,沈阳机床成绩大
④神州再创千秋业,水利工程葛洲坝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25.
某校大学生在毕业论文中提到“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你认为它指的是( )
A.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B.国家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
C.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
D.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
26.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
27.
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
A.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
C.“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 | D.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
28.
“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这一传奇”首先是从哪里开始的( )
A.机关 | B.企业 | C.农村 | D.城市 |
4.填空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5道)
选择题:(21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4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