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四十二中中铁国际城校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3511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5/13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现代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1953—1957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和变革。试述其主要内容。
(2)20世纪50—70年代,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请你试举例说明。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历史从此进入什么发展时期?
(4)对比以上内容,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余光中(台湾)1972年作。
材料三: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港澳回归;2008年12月1 5日,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得以实现,两岸关系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年3月27日晚,经大陆著名导演张艺谋重新诠释的意大利歌剧《图兰朵》在台湾台中市的洲际棒球场上演。
(1)以上材料表明我国的哪一科学构想得到了成功实践?请你简述这一科学构想的基本含义。
(2)材料二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心愿?
(3)材料三中“三通”的实现表明党和政府制定的哪一基本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4)联系材料二、三说明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谈一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两点即可)
3.
以下两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读图后请回答:

(1)图一中美两国的领导人的这一历史性的握手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请问他们分别是谁?
(2) 当前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图二双方会见时,奥巴马表示:美方坚持的立场没有改变。请问自两国建交以来美国的这一立场是什么? 
(3)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不管谁任总统,中美关系都要向前发展。”纵观中美关系发展的风雨历程,你认为未来两国关系怎样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2.判断题(共4题)

4.
1993年11月中共中央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国有企业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
改正:   
5.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确立了***思想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旗帜。
(    )
改正:   
6.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国防工业取得了“两弹一星”的伟大成就,指的是原子弹、氢弹与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成功。(    )
改正:
7.
我国著名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经过多年艰辛探索,终于在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转基因水稻,被外国媒体称为“东方魔稻”。(    )
改正:

3.选择题(共11题)

8.
下列有关西藏历史发展史实的排序,正确的是 (    )
①清朝设驻藏大臣  ②文成公主入藏  ③西藏和平解放  ④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①④③
9.
观察下边我国粮食人均变化图,促使1949年至1959年粮食人均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新中国的建立B.对外开放扩大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大跃进
10.
(题文)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A.人民公社化B.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一五”计划D.土地改革
11.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
A.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2.

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下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其中“1949——1952年”的主题词是(    )

时间

主题词

1949——1952年


1953——1956年


1956——1966年


1966——1976年


13.

图表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下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其中“1949——1952年”的主题词是(    )

时间

主题词

1949——1952年


1953——1956年


1956——1966年


1966——1976年


14.
某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下列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实行改革开放
15.
下图是“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从图上看出,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从1978年到1982年呈现上升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土地改革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农村逐步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
学校准备开展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变”为主题的展览活动,某学习小组进行相关栏目典型素材的收集,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党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B.祖国统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C.对外开放——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对内改革——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是一位西方记者对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出色表现作出的评价 (    )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18.
有些历史瞬间已经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与左图直接相关的事件是 ( )   
A.万隆会议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D.申奥成功

4.填空题(共3题)

19.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____________________》,轰轰烈烈的_____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0.
1956年,我国对农业采取_____________形式,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_制度的确立。
21.
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_______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4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