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一个国家要想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除了要解放思想,就必须不断地进行政治、经济的改革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材料,完成有关问题。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一次是汉武帝的……,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1) 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曾遭受到哪“三次厄运”?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梁启超
(2)这场“变法”是指什么事件?为达到“人才之兴”、“学校之立”,清政府建立了一所新式学校,其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3)请写出这一变革中教育方面的措施。
材料四 ……在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苏俄某时期的政策调整
(4)材料四中苏俄政策调整指的是实施什么政策?
材料五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5)材料五中罗斯福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就任总统的?
材料一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一次是汉武帝的……,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1) 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文化曾遭受到哪“三次厄运”?
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
——梁启超
(2)这场“变法”是指什么事件?为达到“人才之兴”、“学校之立”,清政府建立了一所新式学校,其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 ……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
(3)请写出这一变革中教育方面的措施。
材料四 ……在工业方面,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在流通方面,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苏俄某时期的政策调整
(4)材料四中苏俄政策调整指的是实施什么政策?
材料五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5)材料五中罗斯福是在怎样的形势下就任总统的?
2.
历史上,世界经历多次动荡与变革。而在西方的影响下,中国独立发展历程被打破,中国开始融入世界。某班级探究小组试图从中国与世界两个视角进行考究,探究中国前进与世界发展的并行轨迹,请你一起参与。
【旷古盛世,无比骄傲】
材料一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1)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创立于什么朝代?“开元盛世”是哪一皇帝在位开创的?
【欧洲近代化,中国遭劫难】
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工业文明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回答,英国跨入“工业文明”社会的重大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对中国发动了哪场战争?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趁机出兵侵入山东,并向中国政府提出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巴黎和会在讨论山东问题时候,日本以武力占领的既成事实为借口,以退出和会相威胁,蛮横要求各国承认它在山东的既得利益。
(3)材料三中的内容在哪一国际条约中体现?该条约中的不公平决定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划时代的事件?
【动荡的世界,奋战的中国】
(4)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旷古盛世,无比骄傲】
材料一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城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改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
(1)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它创立于什么朝代?“开元盛世”是哪一皇帝在位开创的?
【欧洲近代化,中国遭劫难】
材料二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工业文明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英国兵轮鼓浪而来,沿江海入长江。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2)根据材料二回答,英国跨入“工业文明”社会的重大标志性发明是什么? “英国兵轮鼓浪而来”对中国发动了哪场战争?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趁机出兵侵入山东,并向中国政府提出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巴黎和会在讨论山东问题时候,日本以武力占领的既成事实为借口,以退出和会相威胁,蛮横要求各国承认它在山东的既得利益。
(3)材料三中的内容在哪一国际条约中体现?该条约中的不公平决定引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划时代的事件?
【动荡的世界,奋战的中国】
(4)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地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3.
2016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辽宁舰编队赴西太平洋海域开展远海训练。中国首艘航母编队具备了战斗力,包括具备了制空、对海突击和反潜等基本作战能力。纵观历史,许多舰船的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一段历史,甚至记载着一个民族的兴衰荣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长河落日帆映血,江山暮色路何方】

(1)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该条约的名称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红船烟雨星星火,人间正道是沧桑】

(2)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这一政党诞生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3)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了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

(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百万雄师过大江后,哪一城市解放? “她”的解放有何意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当前,中华民族这艘大船正在扬帆远航,各项事业成就辉煌。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感悟?
【长河落日帆映血,江山暮色路何方】

(1)1842年8月,中英双方代表在英国军舰“康华利”号上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请你写出该条约的名称及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红船烟雨星星火,人间正道是沧桑】

(2)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色游船上,一个伟大的政党诞生了。这一政党诞生对中国革命有何影响?
(3)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许,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政府向盟国递交投降书。日本无条件投降宣告了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是什么?

(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百万雄师过大江后,哪一城市解放? “她”的解放有何意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5)当前,中华民族这艘大船正在扬帆远航,各项事业成就辉煌。综合以上材料,你能得到什么感悟?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写出军校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另一成果是取得了哪场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进行武装抵抗第一枪”的是指哪一事件?
材料三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回答,***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建立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意义?
材料四: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途,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4)材料四“万里征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哪次会议? “万里征途”的传奇性故事中最能表明哪一支革命力量不可战胜?
材料五: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5)根据材料五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写出军校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另一成果是取得了哪场战争的胜利?
材料二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要将革命者斩尽杀绝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只剩下唯一的选择,那就是高举革命的大旗,进行武装抵抗。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进行武装抵抗第一枪”的是指哪一事件?
材料三 1927年秋收起义受挫后,***带领起义军来到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队伍逐渐壮大。1928年4月,朱德和***的军队在井冈山会师,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
——中国近代史,八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回答,***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它的建立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意义?
材料四:80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途,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胜利,成为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4)材料四“万里征途”中,“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哪次会议? “万里征途”的传奇性故事中最能表明哪一支革命力量不可战胜?
材料五:抗战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从面对外来侵略,国难当头之际,全体中华儿女一致抗日中体会到;从掩埋了牺牲战友,擦干脸上的泪水勇往直前的战斗中体会到;从面对日寇的疯狂杀戮、血战到底的气势中体会到。
(5)根据材料五总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2.选择题- (共17题)
5.
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张謇的“实业救国”;从詹天佑的“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到佟麟阁的“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 )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 B.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
C.百年屈辱,民族抗争 | D.曲折前进,民族复兴 |
7.
吴玉章在回忆录中沉痛地写道:“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引文中的“亡国条约”指的是(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8.
“……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城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这段摘自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的诗句反映了作者 ( )
①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憎恨 ②认为台湾的气候过于炎热
③强烈收复台湾的愿望 ④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①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憎恨 ②认为台湾的气候过于炎热
③强烈收复台湾的愿望 ④对清政府统治的不满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③④ |
10.
“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领导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
B.三民主义 |
C.民主科学 |
D.***思想 |
11.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你认为可以作为开端的是( )
A.洋务运动 | B.太平天国运动 | C.甲午战争 | D.辛亥革命 |
12.
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4.
小明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中列出了“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南昌起义、遵义会议”等关键词,他探究的主题是( )
A.民主共和道路的探索 | B.抗日救亡道路的探索 |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 D.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
15.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管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学生获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汝霖被罢免。从中可以看出五四运动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青年学生的模范先锋作用 | B.工人阶级参加斗争发挥巨大作用 |
C.先进知识分子的领导 | D.北洋政府各级官员的声援 |
16.
《中国诗词大会》红遍大江南北,诗词来源于生活。“滕城烈,台庄会战英雄血。英雄血,敌尸逾万,李公英杰。”上述诗句讴歌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战役和英雄人物是( )
A.百团大战 彭德怀 | B.淮海战役 陈毅 |
C.台儿庄战役 李宗仁 | D.渡江战役 *** |
18.
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 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 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
20.
***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全国性反攻”开始的主要标志是
A. 发动辽沈战役
B. 发动渡江战役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解放南京
A. 发动辽沈战役
B. 发动渡江战役
C.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 解放南京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