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列举题- (共1题)
1.
根据提示信息及所学内容,列举下列历史知识。
(1).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2).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3). 的签署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5).我国对外开的窗口城市
(1).两岸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2).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
(3). 的签署使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5).我国对外开的窗口城市
2.综合题- (共2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大国的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焦点。大国崛起的过程中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给人类留下了丰富的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1)材料一中,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矛盾问题,美国颁布了什么文献?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的特点?
材料一
导致英国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在(1688年)宫廷政变之后,英国迅速建立起了一个适合国情和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这个体制保证了英国社会有一个相对宽松与和平的环境,从而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强国之鉴》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独立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1860年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是南北两种经济形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严重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摘自岳麓版初中历史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
我相信,当此危急存亡之秋,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1)材料一中,英国建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这一体制的建立与1689年英国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密切相关?
(2)材料二所述史实与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有关?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解决材料二中所述矛盾问题,美国颁布了什么文献?
(3)面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在经济政策的特点?
3.
历史不容忘却。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燃遍四大洲两千多万平方公里土地,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30亿人被卷入战火,军民共伤亡1亿多人,财产损失无法估算。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战争机器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兵燹(音:xiǎn,战乱)之灾。由于战争的空前残酷,20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作“极端的年代”。它“激起了人类最伟大的想象,同时也摧毁了所有美好的设想”。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作“绞肉机”的是哪一次战役?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了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的文件是什么?哪次战役被称作二战的重要转折点?1945年2月,在哪次会议中做出成立联合国的决定?二战后,美国实行了冷战政策,该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事件是什么?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请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作“绞肉机”的是哪一次战役?一战后,协约国与德国签订了什么条约?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根本原因?为了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的文件是什么?哪次战役被称作二战的重要转折点?1945年2月,在哪次会议中做出成立联合国的决定?二战后,美国实行了冷战政策,该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事件是什么?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的知识,请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至少写出两点。
3.选择题- (共11题)
4.
近代以来,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经历了分离——统一——分离的过程,下列哪些事件与这一过程有直接关系 ( )
①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①洋务运动的破产 ②《马关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④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5.
“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 D.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了 |
6.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③⑤
7.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建国后的外交活动 ( )
①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②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④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⑤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①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②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③举办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④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⑤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①②④⑤③ | B.①②⑤④③ | C.②①④⑤③ | D.②①⑤④③ |
9.移动支付成为假期“金纽带”。移动支付的普及的确为居民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移动支付来买单。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通过支付宝付款的交易金额,达到去年同期的9.6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 )
①货币周转次数增加 ②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增加
③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减少 ④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10.移动支付成为假期“金纽带”。移动支付的普及的确为居民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移动支付来买单。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通过支付宝付款的交易金额,达到去年同期的9.6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 )
①货币周转次数增加 ②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增加
③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减少 ④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11.移动支付成为假期“金纽带”。移动支付的普及的确为居民出行带来了很多便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用移动支付来买单。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通过支付宝付款的交易金额,达到去年同期的9.6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 )
①货币周转次数增加 ②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增加
③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减少 ④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列举题:(1道)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