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46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5

1.综合题(共3题)

1.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文明共享”应是人类共同的愿望与追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图反映的是哪一航海壮举?这一壮举是世界上公认的和平之路,请说明理由。
材料二:

(2)上图与二战时哪一噩梦事件有历史关联?请针对安倍访问珍珠港却拒绝道歉概述你的认识。
材料三: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逐渐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3)结合材料三,谈谈当代中学生应该具备怎么样的视野和意识?
2.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从未止步过强国富民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学者萧功秦指出:“洋务运动的现代化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防卫现代化的弥散效应’,那就是,只要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一步,他们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他们为了保住第二步不至于前功尽弃,就不由自主的要走出第三步、第四步。”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洋务派在“军事自强运动的现代化的方向上走出第一步”的两例具体表现。 “不得不走出”的“第二步”即经济近代化,创办 工业。
材料二:孙中山注意到,中国历史是沿着分裂、混乱、统一、专制的圈子反复循环,紧随着每一个混乱时期之后的是众多王位争夺者漫长而又无情的争斗,直到最后一个胜出为止。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2)中国的君主制确立于哪个朝代?孙中山为打破历史循环的怪圈进行了哪些努力?
材料三: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3)***领导中国人民开创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4)以上仁人志士身上彰显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
3.
海权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命运,也深刻影响着世界的格局。有学者称,人类海权先后经历了 “地中海时代”、“大西洋时代”、“太平洋时代”。
【图说历史】
材料一:
 
(1)上图古代地中海地区的 处(填字母)产生了人类最早的民主政治。
【历史探究】
材料二:简单来说,制海权是海军控制某一片海域的能力,而海权是海上力量的集合。制海权固然是海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却并不是海权的全部。对于19世纪的英国来说,其海权的黄金时代是由覆盖全球的自由贸易体系、经工业革命奠定的制造业基础和奉行“两强标准”的海军舰队共同构成的。   
——章骞《无畏之海》
(2)结合材料二分析近代以来英国海权崛起的原因。
【史料实证】
材料三:20世纪初,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大西洋时代正处于开发的顶峰,势必很快就要耗尽它所控制的资源;唯有太平洋时代,这个注定成为三者之中最伟大的时代,仅仅初露曙光。
——何芳川《太平洋时代和中国》
(3)你认为世界海权的“太平洋时代”是否已经到来?请结合二战后的史实加以说明。
【出谋划策】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中国海权的崛起提一些建议。

2.判断题(共1题)

4.
战争是使用暴力手段对秩序的破坏或维护。
(1)炎黄两部在阪泉之战中大败蚩尤,此后,两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 )
改正:
(2)1777年的萨拉托加大捷是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
改正:
(3)渡江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
改正:
(4)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 )
改正:

3.选择题(共5题)

5.
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下列历史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②③①B.④③①②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
6.
有人这样评价严复:“(他)使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真理的历程进入了一个新的、比较深入的阶段,对当时和‘五四’时期的先进中国人起到了重大的思想启蒙作用。”严复的主要观点是: ( )
A.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B.主张民主共和C.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D.宣传“物竞天择”观点
7.
以下是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关于“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造成表格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成立B.土地改革完成C.三大改造基本完成D.“大跃进”的推动
8.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特区建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等资料。由此推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是:(  )
A.民族团结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祖国统一D.外交成就
9.
下图反映美国历史上某一阶段失业率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一战”影响,1929—1933年失业率增长
B.失业率增长,导致美国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
C.1933年后失业率下降,原因是国家干预的影响
D.美国开始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4.填空题(共3题)

10.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1)公元前60年  的设置,标志今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1727年清朝设置   ,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3)   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11.
城市见证历史变迁,读下图,填出相应的序号。

(1)汉代“丝绸之路”的东部起点是  
(2)隋朝大运河以     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3)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 成立。
(4)    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12.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杰出历史人物。
(1) 创作《黄河大合唱》鼓舞抗敌斗志。
(2)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政治家 开创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先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选择题:(5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