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渠县九校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466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6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材料二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材料认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一带一路”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材料中“古丝绸之路”其开拓者是谁?我国明朝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迅速,其发展的最著名历史事件是什么?
2.
20世纪,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带未了文明的日新月异,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形式各异的战争。合理利用科技成果,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国首先使用了什么新式武器投入战争?一战德军在西线丧失主动权是哪次战役?二战中,美国向日本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为原子弹的发明提供理论依据是爱因斯坦的什么科学理论?
(2)19世纪六十年代,李鸿章、曾国藩等中国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学习西方科技,掀起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3)近代以来,世界大国的崛起都得益于科技革命的成果和战争的称霸,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一枝独秀的国家是哪国?哪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后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被称为“发明大王的”是谁?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欧洲战场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什么战役?在太平洋地区什么事件的发生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什么会议实际上划分了美苏两极的势力范围?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你在欢乐的人间所掌管的“神圣的钥匙”的敬畏在阻止着我,假若不是这样的说,我还要使用更严厉的言语呢;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   ———但丁《神曲》
材料二、“他激烈择击天主教会的罪恶行径,指出教皇……。他把教士称作“文明的恶棍”,骂教皇是“两足禽兽”。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北京大学和某杂志成为它的主要阵地。五四运动后,宣传某革命理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这就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思想准备。
(1)材料一,体现了一种什么精神?以此精神为核心,欧洲掀起了一场什么思想解放运动?
(2)材料二中的“他”是谁?他是哪场运动的杰出代表人物?
(3)材料三的“杂志”和“革命理论”分别指什么?

2.选择题(共13题)

4.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都需要我们铭记和捍卫。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主持虎门硝烟,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是( )
A.左宗棠B.邓世昌C.林则徐D.王铭章
5.
下列哪些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变成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
①《辛丑条约》 ②《马关条约》  ③《九国公约》
④《五国海军条约》   ⑤《四国条约》
A.①②B.③④⑤
C.①③D.①②③④⑤
6.
“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三十万同胞,在黑暗中挣扎;三十万,三十万冤魂,在地狱里哭泣。”惨绝人寰的杀戮发生在( )
A.上海B.北平C.南京D.天津
7.
整理、归纳、分析中国近代史,你会发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满含血泪的屈辱史,不屈不挠的抗争史,艰难前行的发展史。以下史实属于发展史的是 ( )
A.火烧圆明园B.五四运动
C.百团大战D.京张铁路
8.
在西方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1949年***成为《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他能够成为备受关注的《时代》周刊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
A.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族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9.
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中国社会最近三十多年“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基调。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正确思想路线是( )
A.三个代表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发展才是硬道理
10.
关于万隆会议正确的说法是 ( )
A.会议中,***与尼克松友好握手
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会议在印度的万隆召开
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1.
【2017年全国两会精神摘要七】民族团结: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团结和睦、共同发展。为实现民族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什么制度(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2.
下列历史事件与重要文献的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
A.美国南北战争─《独立宣言》B.美国独立战争─《解放黑奴宣言》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D.日本明治维新─《1787年宪法》
13.
下列领导反殖民斗争的英雄领袖中,被称为“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的是( )
A.玻利瓦尔B.圣马丁
C.章西女王D.华盛顿
14.
土地是农民的生命,19世纪60年代俄国农民获得土地的方式是( )
A.农民向政府交付10美元获得土地
B.农民可从地主手中赎买一块份地
C.政府无偿分配土地
D.农民家庭联产承包土地
15.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在美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他的主要事迹是( )
A.推行新政,使美国缓解了经济危机
B.领导北美人民打败英国殖民者赢得民族独立
C.解放黑人奴隶,维护国家统一
D.领导美国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较,最本质的不同在于( )
A.战争规模更大,人类损失更为严重
B.亚洲、太平洋地区成为大战主战场
C.促使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D.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3.填空题(共1题)

17.
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相关内容。
(1)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的是
(2)1935年,确立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3)从1968年起,日本开始了以“富国强兵、殖产兴业、   ”为口号的明治维新。
(4)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摆脱危机并逐渐复苏,同时为资本主义国家  提供了范例。
(5)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以    为背景创作了《英雄交响曲》,抒发了人们渴望光明、为争取解放而英勇斗争的激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3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