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实现近代化的重要内容,追求民主政治是世界各国共同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源头。”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节选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四: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她”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谁使这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于哪一年通过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使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3)材料三的这份法律文件是在哪场战争中颁布的?根据材料分析,这份法律文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哪次革命结束了中国的这一制度?
材料一:英国史学家约翰说:“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西方近代民主政治的源头。”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节选自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三: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四: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她”指的是哪个城市国家?谁使这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于哪一年通过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使英国确立了什么样的政体?
(3)材料三的这份法律文件是在哪场战争中颁布的?根据材料分析,这份法律文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哪次革命结束了中国的这一制度?
2.
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引起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探究一】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凶残本性暴露无遗。
(1)德国是两次大战的元凶,列出德国在一战和二战中分别是什么军事侵略集团的核心?
(2)写出两次大战中体现帝国主义侵略、凶残本性的事件或暴行各一例。
(3)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形成什么格局?
【探究二】一战后,帝国主义并没有吸取一战的惨烈教训,经济危机的打击,德日的法西斯化,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孤立主义,最终使世界陷入二战战火之中。
(1)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和进一步扩大的事件?
【探究三】2014年十二届人大第七次会议决议通过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警醒后人,勿忘历史。
(1)二战后,随着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逐渐形成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二战后,欧洲交织着统一和冷战气氛。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学习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你有何感悟?
【探究一】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因为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凶残本性暴露无遗。
(1)德国是两次大战的元凶,列出德国在一战和二战中分别是什么军事侵略集团的核心?
(2)写出两次大战中体现帝国主义侵略、凶残本性的事件或暴行各一例。
(3)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形成什么格局?
【探究二】一战后,帝国主义并没有吸取一战的惨烈教训,经济危机的打击,德日的法西斯化,英法的绥靖政策,美国的孤立主义,最终使世界陷入二战战火之中。
(1)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和进一步扩大的事件?
【探究三】2014年十二届人大第七次会议决议通过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警醒后人,勿忘历史。
(1)二战后,随着人们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逐渐形成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什么?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二战后,欧洲交织着统一和冷战气氛。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前事不忘,后世之师”,学习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你有何感悟?
3.
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聚焦三农》栏目的内容,定位于报道和解析三农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农业是天下之根本,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农业问题。
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四: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请回答:
(1)材料一内容出自战国时期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是农民对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采取哪一重要措施的评价?
(3)材料三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根据材料回答,这次改革中最能体现其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4)材料四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材料一: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材料四:法令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
请回答:
(1)材料一内容出自战国时期哪一历史事件?
(2)材料二是农民对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采取哪一重要措施的评价?
(3)材料三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根据材料回答,这次改革中最能体现其性质的内容是什么?
(4)材料四是俄国历史上哪次改革?这次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7题)
7.
在抗日战争的一次战役中,参战官兵与群众提出了“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座水塔,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条铁轨,不留一根电线杆,彻底破坏路基”的战斗口号,就此推测该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 B.台儿庄战役 | C.平型关大捷 | D.百团大战 |
14.
古代印度的婆罗门祭司编造说:“造物神梵天用自己的嘴创造出婆罗门,用手创造出刹帝利,用腿创造出吠舍,用脚创造出首陀罗。”他们这样宣传的根本目的是( )
A.神化种姓制度 | B.显示婆罗门的高贵身份 |
C.保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 D.麻痹人们的斗志 |
17.
在20世纪30年代,一位记者先后游历了美国、德国、苏联和日本,写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报道有误的是 ( )
A.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 | B.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法西斯上台 |
C.苏联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 D.日本明治政府开始维新 |
18.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父亲来自于非洲肯尼亚的一个小村庄。历史上与非洲黑人大批来到北美有关的史实是( )
A.美国独立战争 | B.三角贸易 | C.法国大革命 | D.《1787年宪法》的颁布 |
19.
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厮杀的双方使用坦克、毒气、飞机、潜水艇,使战争由平面发展为立体。这样的场景最早出现在
A.萨拉托加战役中 | B.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 | D.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