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据材料三中找出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两点原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它””指哪一国际组织?2001年,中国哪座城市承办过该组织的会议?
材料一 如果这些原则能为一切***为“求团结”提出的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据材料三中找出美国考虑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两点原因。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它””指哪一国际组织?2001年,中国哪座城市承办过该组织的会议?
2.选择题- (共14题)
3.
1951年1月,山东某农民领取了“土地房产所有证”,其法律依据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
4.
流行语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小鲜肉,互联网”成为时下流行的热词,“放卫星、全民炼钢”这些流行语所反映的史实则发生在( )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A. “大跃进”运动时期 B. 三大改造时期
C. 土地改革运动时期 D. “文化大革命”时期
5.
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发现,泰国至少领先中国30年;30年后,中国人再次发现,泰国已至少落后中国上海20年。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中、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 |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
C.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D.科技革命的推动 |
6.
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属于观点是
A.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讲话 |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
7.
“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六十年时间里,我们解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材料中的“政策”“科技成果”和农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籼型杂交水稻 |
B.国有企业改革、神五飞天 |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
D.设立经济特区、籼型杂交水稻 |
8.
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喊“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A.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
B.1955年的万隆会议 |
C.1971年中国重返联合国 |
D.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
9.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 )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 | 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
C.美苏争霸局面的出现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10.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关键是( )
A.第一届亚非国际会议召开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 D.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
11.
1997年6约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念到:“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诞生 |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
C.祖国统一迈出重要一步 | D.香港不再是国际自由港 |
14.
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这说明( )
A. 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B.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两岸的隔绝状态仍将持续
D. “九二共识”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A. 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B. 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 两岸的隔绝状态仍将持续
D. “九二共识”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