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八中学2017级九年级下学期第五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460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6/10

1.综合题(共2题)

1.
政府及时调整政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给人民工作。……由政府直接招雇可以部分地做到,就像战时紧急状态那样,同时通过雇用这些人员来完成急需的工程,从而促进和重组我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最后…必须严格监督一切银行储蓄、信贷及投资,以制止利用他人存款进行投机活动;必须提供充分而有偿付能力的货币。
这就是我们的行动路线。我即将向新的国会的特别会议提出实施这些路线的具体措施,我还将要求各州立即提供支援。
——美国总统罗斯福就职演讲(1933年3月4日)
材料二  1952年和1956年(中国)国民收入结构表(%):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71.8
6.9
1956年
32.2
53.4
7.3
7.1
趋于零
 
材料三 中国经济发展状况简表:
年份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1978年
56.2
42.9
0.9
1997年
41.9
33.9
24.2
2005年
31.0
8.0
61.0
 
材料四 中国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按照变化了的时代条件,及时平稳地调整党和国家的发展政策,用不断创新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季塔连科
(1)罗斯福就任总统的演说中提到的“行动路线”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这些施政方案的目的和中心措施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罗斯福总统将实施哪些措施挽救美国。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引发1956年年底我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4)根据材料三分析1978年之后我国经济结构发展状况。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
科技的发展是大国崛起的原因。崛起后的大国在谋求各自利益和新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世界。
——沃尔特·拉斐伯《美国世纪》
材料三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
材料四 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蒸汽机引起的欧洲生产的革命”中英国取得怎样的辉煌成果?这一革命在经济方面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能够引领这一历史发展潮流的前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战后,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召开了哪两次会议建立了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
(4)材料四图示反映出西欧、日本二战后工业生产在世界上所占的比重,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为实现这一变化,西欧、日本采取哪些共同措施?

2.选择题(共13题)

3.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中国古代这种官制的变化发生在
A.明成祖时期
B.明太祖时期
C.雍正帝时期
D.乾隆帝时期
4.
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记载:“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成立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当时最大的军工厂。此外,各省先后办过20个机器局,都是兵工厂。其间不仅搬入了外国的枪炮、弹丸、雷管,而且外国的及其也由此传入中国。”根据以上材料判断,洋务运动创办了(  )
A.军事工业B.民用工业C.近代海军D.新式学堂
5.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D.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6.
作家李尔兹伯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此处“行军”“撤退”是指( )
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井冈山会师
7.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彭德怀元帅》展示了彭德怀元帅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下列战役属于他指挥的是(  )
A.卢沟桥战役B.平型关大捷C.百团大战D.台儿庄战役
8.
那是一个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的年代,当时的口号是“一天等于二十年”“赶英超美”“跑步进入共产主义”。这些口号反映出当时(  )
A.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B.生产力水平有所发展
C.经济建设违背客观规律D.我国经济发展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9.
1979年4月8日,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的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言:“广东邻近港澳,华侨众多,应充分利用这个条件,积极开展对外经济技术交流。这方面,希望中央给点权,让广东先走一步,放手干。”“让广东先走一步”的具体表现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深圳经济特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开放珠江三角洲
10.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宣布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关键是(  )
A.中美关系的正常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D.万隆会议的召开
11.
“在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大西洋当时发挥如此巨大作用是因为(  )
A.文艺复兴兴起B.新航路开辟C.工业革命推动D.美国的独立
12.
“正是华盛顿这种‘功成不居,崇尚民主’的美德,阻止了旧制度的复活,推动了新制度的诞生,许多做法演变成了日后的规则。”体现他这一美德的是(  )
A.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B.担任大陆军总司令
C.参与创立美国民主政治制度D.推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13.
关于美国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以及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分析正确的是(  )
A.都是因为本国的封建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都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C.都是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D.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4.
列宁曾说:“(巴黎)公社被镇压了,但鲍狄埃的《国际歌》却把它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它的思想”是指( )
A.天赋人权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资产阶级民主思想D.无产阶级革命思想
15.
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一把枪”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
A.三国协约的形成B.萨拉热窝事件C.三国同盟的形成D.凡尔登战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