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都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两国关系的发展集中体现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复杂多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从辽东、山东到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明初筑海上16城,籍民为兵,以防倭寇。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了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材料四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五 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并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为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
——外交部长王毅回答有关“如何走出中日关系僵局”问题时如是说
(1)针对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说“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该邻国在经历了哪一改革之后强大起来并对外侵略扩张?这次失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耻辱?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为什么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以一例其侵华暴行来说明)材料中提到的“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指什么国际联盟?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意义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5)根据材料五分析,中日关系走出僵局的前提是什么?
材料一 明初开始,倭寇对中国沿海进行侵扰,从辽东、山东到广东漫长的海岸线上,岛寇倭夷,到处剽掠,沿海居民深受其害。明初筑海上16城,籍民为兵,以防倭寇。
——《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国门,结束了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材料四 ……日本帝国主义给予我中华民族的损失和耻辱,实在是书不胜书。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中华民族已从日本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出来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中华民族独立生存的严重威胁已被消除。半个世纪以来,我中华民族所受的奇耻大辱,血海深仇,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材料五 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2014并不是1914,2014更不是1894。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战后的德国为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来。
——外交部长王毅回答有关“如何走出中日关系僵局”问题时如是说
(1)针对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当时政府采取了什么应对措施?结果如何?
(2)材料二中说“其中第三次失败是最为耻辱的,这次是败在近邻的手下”,该邻国在经历了哪一改革之后强大起来并对外侵略扩张?这次失败给中国带来怎样的耻辱?
(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抗战局面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4)材料四中,为什么视日本为“万恶的敌人”?(以一例其侵华暴行来说明)材料中提到的“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指什么国际联盟?社论认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意义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
(5)根据材料五分析,中日关系走出僵局的前提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议会在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期,议会经过讨论,折中了两派意见,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
材料二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其中心措施。并指出该措施体现新政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谈谈新政对当时美国的政治产生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进行了哪些成功探索?
(4)根据材料四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议会在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期,议会经过讨论,折中了两派意见,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
材料二 1929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国民经济陷入绝境。……从1933年罗斯福上台开始,美国出台了《农业调整法》、《工业复兴法》、《联邦紧急救济法》等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全国工业复兴署、联邦紧急救济署等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使经济在1933年夏和1934年春开始小幅度回升,1936年和1937年出现明显的复兴迹象,1939年国民经济形势得到完全扭转。
——据人民版《历史•必修二》整理
材料三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文选》
材料四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及其中心措施。并指出该措施体现新政的什么特点?结合所学,谈谈新政对当时美国的政治产生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进行了哪些成功探索?
(4)根据材料四并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
高科技是人类智慧的展现。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这些扑面而来的高科技浪潮一次次冲击着、改变着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冲击着、震撼着每个人的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这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2)从交通、动力两方面各举一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世界联系,促进全球化方面的科技成果。
(3)第三次科技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还有哪些技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请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例,说明科技发展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哪些弊端。
(1)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这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它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什么重要影响?
(2)从交通、动力两方面各举一项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世界联系,促进全球化方面的科技成果。
(3)第三次科技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还有哪些技术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4)请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例,说明科技发展在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带来哪些弊端。
2.选择题- (共8题)
4.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几千年来,历代医学家在传承中华传统医术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的内容。要了解中医的药物学,可以查阅以下哪一部巨著( )
A.《三国演义》 | B.《本草纲目》 | C.《天工开物》 | D.《红楼梦》 |
5.
《百年中国》解说词中说:“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这是因为1921年( )
A.爆发五四运动 | B.发动辛亥革命 |
C.成立中国共产党 | D.建立中华民国 |
6.
中共十三大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我国开始进入这一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
B.土地改革的顺利结束 |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
9.
某学者评价说:它无疑是从西伯利亚起到加利福尼亚的所有国家的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国际性的著作。此著作是( )
A.《论法的精神》 | B.《社会契约论》 |
C.《物种起源》 | D.《共产党宣言》 |
10.
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空前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命,无数的财产被毁,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彻底摧毁了法西斯势力 | B.都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
C.日本在两次大战中都是战败国 | D.都是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的世界性战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