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
——《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材料三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材料四 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但它需要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中国环行记》(1896年出版)
(1)材料一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的举措分别是 , 。这两种不同手段的共同影响是 。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朝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太祖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有何弊端?
(3)材料四所说的“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主要从中国的科举制中借鉴怎样的经验?结合中国明清时期科举制的特征,说明作者为什么提出“它需要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
材料一 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有学焉。
——《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材料三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材料四 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这一制度在成千年中缓慢演进;但它需要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中国环行记》(1896年出版)
(1)材料一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的举措分别是 , 。这两种不同手段的共同影响是 。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①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朝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②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明太祖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治,有何弊端?
(3)材料四所说的“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主要从中国的科举制中借鉴怎样的经验?结合中国明清时期科举制的特征,说明作者为什么提出“它需要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材料三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4.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5个,建制镇从213个发展到9 369个,城镇人口达5.9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分布特点和发展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回答,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加速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摘编自中国城市化率课题研究小组研究报告
材料三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城市化率从20%左右提高到44.9%,设市城市从193个发展到655个,建制镇从213个发展到9 369个,城镇人口达5.9亿,城市化建设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
——摘编自《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分布特点和发展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以来不同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历史背景。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发展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回答,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加速城市化进程的认识。
3.
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以“世界货币”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英镑称雄】
材料一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1)材料一中英镑称雄世界源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致出现于何时?结合所学史实概括英镑世纪和美元时代到来的共同原因。
【欧元崛起】
材料二

(2)欧洲联盟总部所在地是哪里?。图二中所展示的货币产生后对欧洲发展有何积极的影响?
【美元霸气】
材料三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现“美元荒”时,有人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而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美元态势减弱时,有人说,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
——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3)材料三中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和“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回答谈谈你对世界货币发展的认识?
【英镑称雄】
材料一英镑打着“日不落”的旗号称雄世界,人类历史上诞生了第一个主权性质的国际储备货币。然而,盛宴总会结束,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与一次经济大萧条,英镑黯淡退场了,美元以势不可当之势崛起。直到今天,我们的世界还是美元时代。
——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1)材料一中英镑称雄世界源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大致出现于何时?结合所学史实概括英镑世纪和美元时代到来的共同原因。
【欧元崛起】
材料二

(2)欧洲联盟总部所在地是哪里?。图二中所展示的货币产生后对欧洲发展有何积极的影响?
【美元霸气】
材料三美元如日中天,甚至出现“美元荒”时,有人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而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美元态势减弱时,有人说,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
——宋泓均高强《货币变局:下一秒,谁将改变世界》
(3)材料三中说“美元可以基业长青”和“美元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回答谈谈你对世界货币发展的认识?
2.选择题- (共5题)
4.
下表为列强在1893—1928年间在华设立的商行户数(补注:日本在1920年达4278家,1928年达8926家)。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 B.一战后列强加大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C.资本输出是列强攫取利益的重要手段 | D.各国开行户数可直观地反映各国实力 |
5.
国民革命与俄国二月革命存在相似之处,主导方向是资本主义的,但又由于相似的国情,在革命中,无产阶级显示出了惊人的能量,而最后革命的领导权都落入资产阶级之手,而接下来中国确实是走了十月革命的道路。中国走的“十月革命的道路”( )
A.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道路 | B.指导中国的革命最终取得了胜利 |
C.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的产物 | D.不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
6.
下图,分析从1949年到195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土地改革完成
②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④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①土地改革完成
②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④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7.
下表是世界主要工业国(区域)工业生产发展占世界份额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

①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 ②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③美国和德国迅速崛起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

①英国逐渐丧失“世界工厂”的地位 ②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③美国和德国迅速崛起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冲击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