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李鸿章的信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2)李鸿章及其洋务派是怎样践行“制器之器”和培育“制器之人”的?
(3)怎样看待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和实践?
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学非所用。无事则斥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夫今之日本即明之倭寇也,距西国远而距中国近。我有以自立,则将附丽于我,窥伺西人之短长;我无以自强,则并效尤于彼,分西人之利薮。日本以海外区区小国,尚能及时改辙,知所取法。然则我中国深维穷极而通之故,夫亦可以皇然变计矣。……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我专设一科取士,士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业可精,而才亦可集。
——摘自1863年李鸿章给奕䜣的信
(1)从该信中可以透视出李鸿章怎样的思想主张?(2)李鸿章及其洋务派是怎样践行“制器之器”和培育“制器之人”的?
(3)怎样看待李鸿章的洋务思想和实践?
2.
德王的申辩
1918年11月10日,威廉(德国末代君王)流亡中立国荷兰。
《凡尔赛条约》第227条明确将威廉定为战犯:他的罪行是侵犯了国际道德及条约的圣洁(例如德国入侵永久中立的比利时)。但荷兰女王拒绝引渡他受审,不理会协约国的上诉。威廉凭着与女王的亲戚关系,在多伦庄园度过余生。1922年,威廉出版他的回忆录,坚称自己没有犯下战争罪行。
问题:
(1)德王威廉二世为什么会流亡荷兰?
(2)提起“上诉”的协约国主要是指哪些国家?
(3)威廉否认自己犯了战争罪行,你怎么看?
1918年11月10日,威廉(德国末代君王)流亡中立国荷兰。
《凡尔赛条约》第227条明确将威廉定为战犯:他的罪行是侵犯了国际道德及条约的圣洁(例如德国入侵永久中立的比利时)。但荷兰女王拒绝引渡他受审,不理会协约国的上诉。威廉凭着与女王的亲戚关系,在多伦庄园度过余生。1922年,威廉出版他的回忆录,坚称自己没有犯下战争罪行。
问题:
(1)德王威廉二世为什么会流亡荷兰?
(2)提起“上诉”的协约国主要是指哪些国家?
(3)威廉否认自己犯了战争罪行,你怎么看?
3.
文明的动力
中国人身份地位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每个人、家庭、地区,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
(1)中国古代史上个人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实现“身份地位”的流动?
(2)举一例说明“身份地位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
(3)你是否赞成“身份地位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请说明理由。
中国人身份地位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每个人、家庭、地区,人们的身份地位都在不断变动,而且有制度性保证。这个变动是可控的,当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
——摘自姜义华《文明的自信》
问题:(1)中国古代史上个人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实现“身份地位”的流动?
(2)举一例说明“身份地位的流动性”是中华文明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动力?
(3)你是否赞成“身份地位变动的路堵塞了、不可控了,社会危机就产生了”?请说明理由。
2.单选题- (共20题)
5.
“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凌人;使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并未导致混乱”。此现象发生在
A.1688年后的英国 |
B.1787年后的美国 |
C.1815年后的法国 |
D.1871年后的德国 |
6.
一方面,当局听说来了“洋兄弟”就很高兴,以为是一家人,与作为敌人的清朝“满妖”相反;但另一方面又把人家当作藩属,以为是来称臣朝贡的,于是要求人家行跪拜等为臣之礼。文中的“当局”是指
A.军机处 |
B.太平天国 |
C.总理衙门 |
D.义和团 |
8.
据统计:1852年至1863年国库平均收入仅为道光前期年均的70.4%,而财政支出却不断增加,1857年达创纪录的6500多万两。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五口通商,出超增加 |
B.鸦片走私,白银外流 |
C.社会动荡,军费增多 |
D.洋务新政,官俸提高 |
9.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写道:我们的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分裂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马克思所言的“两大对立的阵营和阶级”是
A. 工人与资本家
B. 农民与工人
C. 地主与资本家
D. 农民与资本家
A. 工人与资本家
B. 农民与工人
C. 地主与资本家
D. 农民与资本家
10.
1950年,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对法国思想家和外交家莫内说:“这次任务如果成功的话,我就此生无憾了。”阿登纳所言“这次任务”是
A.复兴德国,实现国家统一 |
B.法德和解,实现煤钢联营 |
C.推进和平,消除军国主义 |
D.统一市场,推进政治一体 |
12.
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的最大比重。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 |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高度繁荣 |
C.国家疆域辽阔和社会相对稳定 |
D.对外贸易顺差和商品经济发展 |
13.
国人一般以田为宝,但历史上却多次出现“受田者与田为仇”、“村野愚懦之民以有田为祸”,“自愿”把土地“投献”给享有“产无赋、身无徭、田无粮、廛无税”的“缙绅之家”。导致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王朝周期更迭 | B.商品经济诱导 | C.赋税负担沉重 | D.豪强势力膨胀 |
15.
赫鲁晓夫曾对美国人演说“我们只不过存在了42年,再过7年,我们将达到美国同等水平。当我们赶上你们,从你们身边经过时,我们将向你们挥手。”该演说表达了赫鲁晓夫
A.为苏联的落后寻找原因,祈望美国放弃霸权政策 |
B.阐释苏联内政外交趋向,应对美国星球大战计划 |
C.描绘苏联发展愿景,取得与美国平等地位的愿望 |
D.自信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敌视美国的资本主义 |
16.
18世纪的伏尔泰推崇儒家思想,喜欢宣扬“民贵君轻”。主要因为
A.以民为本思想是东西方共同的宝贵遗产 |
B.启蒙运动需要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武器 |
C.伏尔泰对儒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不了解 |
D.儒家思想主张士大夫共治反对君主专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