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十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393289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16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20世纪,中国社会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和进步,谱写了一部民族复兴的奋斗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历史学者对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学者
描述
龚书铎
革命形势在当时已经具备了,革命派起而推翻清政府,是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金冲及
在人们对旧政府的普遍愤怒中,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变得可以接受了,美、法所代表的共和政体为许多人所憧憬。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变得可以接受”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正是在1942年抗战期间,列强取消了百年来的对华不平等条约,中国从此可以抬头立足于世界……八年的辛酸和血泪,日本人用火光和死亡,为中国人铸造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八年间,中国奋起抵抗,有许多悲壮的事迹
——许倬云《大国霸业的兴废》
(2)举出两例“八年间中国奋起抵抗”的史实。据材料二,概括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3)以上图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个重大历史事件的瞬间写照。写出其中一个你熟知的事件名称及其历史影响。
2.
地理大发现,将世界逐渐连成了一个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首先是引起了所谓“商业上的革命”,直接表现为世界市场的扩大,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和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刘明翰《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材料二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探索,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都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马克思

材料三 英国是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到19世纪中叶,它已经发展成为“世界工厂”,它的工业产品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畅销无阻……可以说,这时期已经形成了以英国为核心的世界市场。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下册)》

(1)材料一中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商路及商业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
(2)根据材料二,归纳殖民者的罪行。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3.
思想解放是指“思想观念冲破传统旧思想的禁锢和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是近代百年第二次民族反思(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新文化运动既是由前此70多年的历史呼啸而来,又是对这段曲折历史的深刻反思。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
材料二 现在,“四人帮”及其资产阶级帮派体系已被摧毁,但是,“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粉碎。…社会主义对于我们来说,有许多地方还是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请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
(2)材料二中的“精神枷锁”指的是什么?为解决那些“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共产党人做出了哪些理论创新?

2.单选题(共22题)

4.
古罗马一位法学家认为,罗马初建时期“没有任何固定的法律和权利”,但通过平民与贵族的斗争,公元前5世纪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形成。这部成文法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大宪章》
D.查士丁尼法典
5.
《权利法案》颁布的重大意义是(    )
A.建立了君主立宪制B.确立了共和政体
C.完善了联邦制D.巩固了君主专制
6.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
A.50周年
B.60周年
C.70周年
D.80周年
7.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早允许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
新中国初期形成的三大政治制度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这三大政治制度包括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9.
下列三副图片反映出的主题是
A.多极化的趋势
B.美苏冷战
C.第三世界兴起
D.欧洲复兴
10.
1955年,在万隆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上,针对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周恩来提出了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另起炉灶”的外交政策
11.
“市井经纪之家……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耍闹去处,通晓不绝。”材料所描述的商业现象最早出现于
A.汉朝洛阳
B.唐朝长安
C.宋朝东京
D.元朝大都
12.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1776年)中说:“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富而且最勤勉的国家。”他赞扬的是古代中国的
A.商品经济
B.工场手工业
C.对外贸易
D.小农经济
13.
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成为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展品中可能出现
A.汽车、飞机
B.电话、电灯
C.发电机、内燃机
D.蒸汽机、火车机车
14.
19世纪中期,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15.
下列流行语出现于“大跃进”时期的是
A.义务教育、希望工程
B.放卫星、超英赶美
C.上山下乡、样板戏
D.经济特区、改革开放
16.
在介绍古希腊某位哲学家的时候,永春同学创作了一首小诗,诗中说:“他如清澈的湖水,他是明净的化身,他视知识为美德,他引导人们关照心灵,他是先知,更是无畏的殉道者……”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但丁
D.康德
17.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体现的原则是
A.自由平等
B.主权在民
C.分权制衡
D.民主共和
18.
人文主义在启蒙运动中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下列言论出现于启蒙运动中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信仰得救
C.知识即美德
D.人非工具
19.
“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
A.造纸术
B.火药
C.印刷术
D.指南针
20.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
A.汽车时代B.网络时代
C.电气时代D.蒸汽时代
21.
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的著作是
A.《四洲志》
B.《各国律例》
C.《海国图志》
D.《变法通议》
22.
揭开新文化运动序幕的是
A.《青年杂志》创刊
B.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
C.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D.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23.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正式确立***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4.
2001年,袁隆平荣获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的科技贡献有
A.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B.参与研制“两弹一星”
C.发明巨型计算机
D.主持“嫦娥”登月航天计划
25.
建国初期,为打破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中国政府作出的战略决策是
A.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B.发展“两弹一星”
C.研制巨型计算机
D.参与人类基因研究

3.选择题(共1题)

26.

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强调政府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提高预见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相机调控”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

④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