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招模拟卷2017届(6月)郑州名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211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7/9/28

1.综合题(共5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中,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神。
(1)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试举出发生在该条约签订地点的返侵略运动。
(2)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试举出1840年至1901年间的探索活动。
(3)为什么称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除他之外,近代中国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的历史人物还有谁?(一位即可)
(4)近代中国挽救民族危亡的探索以失败告终,说明了什么问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
材料二:这场运动的宗旨是提高产量,防止富裕农民重新冒头,争取更大程度的农业专业化以及加速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到1956年底,约56%的农户正式成为合作社社员。
材料三:邓小平认为:“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据新华社,“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合作论坛于2017年5月15日召开,这是中国举办的又一次重要国际盛会和主场外交。……从战略角度观察,“一带一路”的道路选择,意味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又到了一个关键的节点。
(1)材料一“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一“最高利益”编制了什么建设规划?
(2)材料二指什么运动?由此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3)建国后造成我国长期孤立的原因是什么?后来哪一会议的召开改变了这一状况?
(4)“一带一路”给中国的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机遇,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3.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图一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图二 迈锡尼狮子门

图三 甲骨文
(1)图一反映了古代哪一领域的文明成就?图二文明成就有什么地域特点?图三表明我们学习历史过程中了解历史的哪一途径?
(2)图一、图三文明在地域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3)以上成就出现于人类社会哪一历史发展阶段?
4.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材料二:“公民们,你们的公社已经成立了。”——《公社第一次宣言》1871年3月

材料三:列宁在革命胜利后不久说过:“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正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

(1)以上三则材料的联系是什么?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公社”指什么?公社的建立在国际工人运动史上有何地位?
(3)材料三“革命”指什么?“理论正在变为实践”有什么含义?
5.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是哪一国际组织的旗帜?它的建立有何影响?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中国该如何应对?试举例说明。

2.选择题(共19题)

6.
下列我国古代文化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选项是( )
A.《九章算术》、《史记》B.《水经注》、《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天工开物》D.《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
7.
“要尔论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反映了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主张( )
A. 维新派    B. 革命派    C. 顽固派
8.
据《农商部统计报告》提供的数字,这一时期所设的工厂分别是1910年986家,1911年787家,1912年1502家,1913年1378家,1914年1123家。以上数字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哪一趋势( )
A.社会习俗的变化B.思想文化的觉醒
C.军事实力的发展D.民族工业的振兴
9.
九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自主探究,上网搜集解放战争时期的图片,下列与该主题不符的是( )
A.
淮海战役
B.
千里挺进大别山
C.
中国工农红军的旗帜
D.
渡江战役
10.
在不到半个世纪里爆发的这第二场中日战争,对两个国家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导致了日本在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失败,“第一次失败”是指( )
A.甲午中日战争B.全面侵华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11.
民国初年,社会习俗的改良成为时代性的社会潮流,其中包括( )
①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②阳历兴,阴历灭 ③剪发兴,辫子灭 ④长袍马褂兴,西式服装灭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2.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所说的长技在当时不包括( )
A.火车B.飞机C.珍妮机D.蒸汽机
13.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
①提出“一国两制”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香港澳门的回归
④海峡两岸交往的日益密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
农业改革的结果完全是个奇迹,粮食生产的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1年间的4.9%,究其原因是(   )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大跃进”的促进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人民公社化的推进
15.
***、周恩来的外交大构想,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和第三世界的代表,获得了联合国的永久席位。当时的外交成就包括(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求同存异方针 ③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 ④中国举办奥运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③④
16.
下列推动我国文学艺术创作出现崭新局面的方针是( )
A.健康第一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7.
“她(朱丽叶)面颊上的红晕会掩盖天上的星星,如同灯火在白昼下黯然失色。”材料出自以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作品( )
A.但丁B.贝多芬C.列夫·托尔斯泰D.莎士比亚
18.
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这里“分水岭”的含义是 ( )
A.国际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B.从封闭走向开放
C.人的注意力转移到现实生活中来D.从分散走向整体
19.
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采取以上措施的目的是( )
A.巩固封建统治B.发展社会主义C.推动民族革命D.打击封建势力
20.
“为了我的祖国,我发誓只要西班牙政权的殖民枷锁还套在我们身上,我就要不停战斗。”请你判断材料出自( )
A.印度民族大起义领导人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
C.美国独立战争领导人D.国际工人运动领导人
21.
启蒙的原意是“使初学者得到基本的入门知识”或是“摆脱愚昧和迷茫”,那么法国启蒙运动的实质是( )
A.传播古希腊、罗马文化B.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
C.传播资产阶级思想D.维护封建统治
22.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有利于( )
A.保护殖民地国家的利益B.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
C.彻底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D.进一步促成法西斯政权建立
23.
从1935年开始,美国所有的经济指标都稳步回升,工业生产总值从1933年的742亿美元增至1939年的2049亿美元,失业人数从1700万下降至800万,美国经济回升的原因是( )
A.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B.独立宣言的发布
C.罗斯福新政D.新经济政策实施
24.
它的发表壮大了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斗争,是反法西斯同盟国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该文件是( )
A.《联合国家宣言》B.《开罗宣言》C.《权利法案》D.《人权法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