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变化不大。
材料一:英国的社会变革:



注: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的观点:①“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说明当时的英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想?这些统治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一、材料二给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变化不大。
材料一:英国的社会变革:



注: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的观点:①“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材料一说明当时的英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革?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统治思想?这些统治思想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一、材料二给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等。
材料二:“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总统的权力。”
材料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四:……“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意志上面才显示出社会上的差别。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由和不可动摇的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1)上述材料各出自哪一个革命或运动?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和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法国第三等级代表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其追求的政治目标上有何共同点?
(3) 材料二和材料四所出自的两个文献其最突出的共同点是什么?
材料一: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书局;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等等。
材料二:“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总统的权力。”
材料三: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四:……“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意志上面才显示出社会上的差别。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由和不可动摇的权力……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1)上述材料各出自哪一个革命或运动?
(2)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英国资产阶级、新贵族和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法国第三等级代表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在其追求的政治目标上有何共同点?
(3) 材料二和材料四所出自的两个文献其最突出的共同点是什么?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第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马克思《美国内战》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第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关于纪念日》
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1868年某日本官员
(1)分别写出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材料一、二、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中“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2.选择题- (共23题)
4.
14世纪,意大利再现了人文主义思潮,15世纪后期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这种人文主义思潮( )
①提倡以现实的人为中心
②倡导以神权为中心
③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④是一种封建复古运动。
①提倡以现实的人为中心
②倡导以神权为中心
③推动了欧洲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
④是一种封建复古运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③ |
6.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英国《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 B.防范个人独裁 | C.建立共和制 | D.打击封建势力 |
7.
马克思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下列有关这次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苏格兰人民起义是开始的标志 | B.克伦威尔领导了这场革命 |
C.革命中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 |
8.
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
B.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
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D.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
9.
学习美国历史,我们知道( )
①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第一届总统是华盛顿③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联邦制 ④1787年宪法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推动了欧洲革命”
①美国独立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②美国第一届总统是华盛顿③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联邦制 ④1787年宪法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推动了欧洲革命”
A.①②③④都正确 | B.④错误,其它三项正确 |
C.①③正确,②④错误 | D.②③错误,①④正确 |
10.
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在法国国王看来十分平常,甚至有些平淡。但是,就是国王认为平淡的这一天,却成为一个改写法国历史的最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发生( )
A.攻占巴士底狱 |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
C.来克星顿枪声 | D.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
11.
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拿破仑奉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
A.拿破仑的赫赫战功 | B.《民法典》 |
C.《人权宣言》 | D.法兰西第一帝国 |
12.
下图是工业革命的过程示意图,从图中不能看出( )


A.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展开 |
B.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 |
C.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标志 |
D.蒸汽机车在德国发明使用标志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 |
13.
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上述材料反映了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作用是( )
A.更新了农业生产结构 | B.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 |
C.缩小了城乡差别 | D.促进了工业发展 |
14.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在每年的高考、中考时,我市交警会在考场周围控制车辆通行、歌厅娱乐等活动,这是在 {#blank#}1{#/blank#}(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5.
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在每年的高考、中考时,我市交警会在考场周围控制车辆通行、歌厅娱乐等活动,这是在 {#blank#}1{#/blank#}(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7.
从1868年起,日本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实行“班田收授法” ③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①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②实行“班田收授法” ③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提倡“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8.
我们常把南北战争称为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理由是( )
A.南北战争属于美国内战,它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统一 |
B.颁布了《宅地法》,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 |
C.使美国摆脱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了道路 |
D.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
19.
以下关于《共产党宣言》说法正确的有( )
①它由马克思、恩格斯执笔 ②它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党纲领 ③它限制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④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①它由马克思、恩格斯执笔 ②它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党纲领 ③它限制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 ④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
一位美国史学家描述道:“……乘船在悲惨的‘中段航程’中横渡大西洋。这些黑色‘货物’上了镣铐,锁在甲板上,没有卫生设备,他们忍受着可怕的待遇……”这段话描述的史实是( )
A.北美独立战争 | B.罪恶的鸦片贸易 |
C.新航路的开辟 | D.罪恶的三角贸易 |
22.
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 B.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
C.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D.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24.
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其中“林肯拯救了美国”是指( )
A.打败了英国殖民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
B.废除黑人奴隶制,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
C.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
D.操纵巴黎和会,制裁德国 |
25.
从15世纪到19世纪,戈雷岛一直是非洲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葡萄牙人、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先后占领过这里,他们中从事奴隶贸易后来居上的是
A.葡萄牙人 | B.荷兰人 | C.英国人 | D.法国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2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