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枣庄三十九中初三毕业班人教版历史中考复习练习题1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3129

试卷类型:中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8/4/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人克服了这些困难,逼近镇江城的时候,才充分认识到: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一千五百人,但却殊死奋战,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他们绝对到不了南京。

——恩格斯(英人对华的新远征》

材料二 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权成,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封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1)恩格斯在这里高度赞扬了驻防旗兵的什么精神?他认为中国军队所进行的抵抗具有什么性质?
(2)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主要是由中国皇帝所实行的哪一政策造成的?这种状态是怎样被打破的?
(3)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形势,说明马克思这句话中的新鲜空气比喻的是什么?隔绝状态被打破之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时间
战争或背景
不平等条约
侵占区域
1842年
鸦片战争

香港岛
1860年

《北京条约》
九龙司地
方一区
1898年
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租“新界”
 
(2)请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史实造成了什么危害?
材料二

(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的理解。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初,欧洲的奴隶贩子用运奴船将廉价商品和枪支弹药从西欧港口出发运到西非海岸;在西非,用货物换取黑人作为奴隶,然后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在美洲,卖掉黑奴后,把得来的金银和生产原料运回欧洲。
(1)材料一叙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结合所学,评价材料一中叙述的历史事件。
材料二英国希望北美殖民地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北美人民不满,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2)材料二中为了反抗英国把美洲永远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北美人民采取了什么行动?这一行动取得了什么结果?
材料三1600年英国开始入侵印度,随着英国殖民掠夺的加深,印度人民也掀起了反抗殖民掠夺的斗争。
(3)材料三中领导印度人民反抗殖民掠夺的领导人物是谁?
材料四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如下宣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4)写出材料四中“宣言”的名称。该宣言的签署有何作用。

2.选择题(共18题)

4.
《诗经》中的诗篇《甘棠》描写了召伯施惠政于民的故事。后人曾用“甘棠”比喻西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并沿途栽树,造福百姓的左宗棠。左宗棠“西征捍卫国家领土主权”是指
A.平息倭患
B.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C.收复新疆
D.抗击洋枪队
5.
近代以来,中国皇宫文物大量流失到西方国家,这一现象首先出现于
A.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6.
19世纪后期,清朝为加强对新疆地区管辖和防务设立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新疆行省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7.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下列事迹与人物连接不正确的是
A.查毁鸦片,虎门销烟——林则徐
B.虎门战役,壮烈牺牲——关天培
C.出兵西北,击退侵略——左宗棠
D.勇击日寇,捐躯威海卫——邓世昌
8.
“这项条约是战胜者在炮口下强加给战败者的……最讽刺的是,作为这场战争的直接起因的鸦片竟然只字未提。”材料中的“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
五口通商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下列五口中,属于同一省份的是
A.厦门和宁波
B.厦门和福州
C.广州和福州
D.宁波和上海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侵略中国的野心,哪一条约体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有力
A.《南京条约》
B.《勘分西北界约记》
C.《改订条约》
D.《瑷珲条约》
11.
历史学家罗志田在《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一文中指出:“中国‘近代’与历代最根本的不同之处,即外力入侵造成了既存权势结构的巨变。外国在华存在通过条约体系所建构的间接控制,既体现着一种外在的压迫,其本身又已内化为中国权势结构的直接组成部分。”由此推理,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应该是
A.政治腐败
B.列强入侵
C.经济落后
D.国内混战
12.
如下图是1895年美国《PUCK》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漫画。漫画中一只全副武装、手拿军刀的日本鸡破中日战争的蛋壳而出,脚下踩着清政府的龙旗。此漫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地主阶级开始近代化的探索
B.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C.中国结束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统治
D.列强对中国殖民掠夺进一步升级
13.
《马关条约》中,最能反映帝国主义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的内容是
A.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B.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D.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14.
在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纪念馆内,一檐柱上挂着一副楹联:“焚毒冲云霄,正气壮山河之色;挥旗抗敌寇,义征夺魑魅之心。”此馆纪念的应是(  )
A.邓世昌B.林则徐C.关天培D.聂士成
15.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A.改革政治体制
B.发展民族工业
C.反侵略反封建
D.推翻军阀统治
16.
201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香港的回归不仅洗雪了中国百年国耻,更促进了香港的持续稳定、繁荣。香港问题的形成开始于( )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17.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①③
18.
下列事件和下图人物有直接关系的事件有( )

①洋务运动 ②虎门销烟 ③黄海大战    ④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9.
1896年春,谭嗣同写下《有感》一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之所以如此悲愤伤感是因为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C.戊戌变法失败使得维新派痛心疾首
D.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0.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目前流失在海外的中国文物大概有164万余件,分散在全世界200余家博物馆。从《中国文物流失概况简图》可以看出近代我国文物流失海外的演变过程。③处文物流失高潮时期的社会特点是( )
A.中国再次被迫割让了大片领土
B.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C.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21.
“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材料所述应是
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

3.单选题(共1题)

22.
“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与材料中“转折点”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8道)

    单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