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说法,其含义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近代以来,世界历史波澜壮阔,老牌国家的衰落与新兴国家的不断崛起,其历程值得我们深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至今)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东方)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一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写出近代以来与图片人物相关的影响“人心改变”的一个重要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18世纪英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使得其快速崛起。
(2)材料二中“这个国家”是指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个国家”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岛国”是通过哪一变革来摆脱“生存危机”?该变革中促使其快速崛起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崛起给美国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从上述大国崛起的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材料一:见下图

材料二:在美洲大陆北部,有一个飘扬着星条旗的国家,这个国家出现,虽然只有230年的历史,……(至今)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东方)岛国,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
——电视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中国崛起而带来的挑战,是美国在21世纪前期面临的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中国既不能容忍美国在亚太地区长期的军事存在,也不会接受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权。
——摘自美国国防部《东亚一太平洋地区安全战略报告》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写出近代以来与图片人物相关的影响“人心改变”的一个重要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7、18世纪英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分别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使得其快速崛起。
(2)材料二中“这个国家”是指哪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个国家”将“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占据了一个多世纪”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3)材料三中的“岛国”是通过哪一变革来摆脱“生存危机”?该变革中促使其快速崛起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的崛起给美国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从上述大国崛起的历程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
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又极大地影响着城市化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东北部城市的繁荣为西部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由于运输条件改善,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贸易、商业发展迅速等因素,东部向西部移民进程加速……西部一部分剩余农业劳动力来到城市找工作,成为推动西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董革非著《美国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见下图《20世纪初有轨电车在世界各地的发展》

材料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日本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不但导致空气污染,而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摘编自《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与哪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及使用有关?依据材料一概括“运输条件改善”对推动美国西部城市发展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20世纪初哪种交通工具在城市得到广泛使用?这种交通工具以什么新能源作为动力?这种新能源的广泛使用说明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3)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会带来哪些新问题。
(4)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中国也面临一系列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面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材料一:十九世纪上半叶,美国东北部城市的繁荣为西部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由于运输条件改善,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贸易、商业发展迅速等因素,东部向西部移民进程加速……西部一部分剩余农业劳动力来到城市找工作,成为推动西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摘编自董革非著《美国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
材料二:见下图《20世纪初有轨电车在世界各地的发展》

材料三: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日本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不但导致空气污染,而且交通拥堵日趋严重。
——摘编自《日本的城市化过程分析》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河和铁路快速兴建”与哪两种交通工具的发明及使用有关?依据材料一概括“运输条件改善”对推动美国西部城市发展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20世纪初哪种交通工具在城市得到广泛使用?这种交通工具以什么新能源作为动力?这种新能源的广泛使用说明人类历史进入了什么时代?
(3)依据材料三,指出日本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汽车普及化”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工业革命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会带来哪些新问题。
(4)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汽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中国也面临一系列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面对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对策?
2.选择题- (共20题)
6.
穿越时空隧道,一位中国商人来到古希腊雅典,这里正在召开公民大会,人们纷纷涌向会场。当中国商人想进场时却被拒之门外,你认为被拒之门外主要是因为这位中国商人是
A.商人 |
B.年幼妇女 |
C.外邦人 |
D.成年男性公民 |
8.
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通过大化改新掌握了实权 |
B.全面引进了中国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
9.
“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四处搜寻古典文献。”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
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
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
①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古代希腊文献
②拜占廷帝国的灭亡是因为信奉基督教
③这些古代希腊文献对文艺复兴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④闭关自守导致落后,开放创新促进发展
A.②③④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③④ |
10.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
C.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
11.
某旅行社为配合中学生研学旅行,制作了下面的旅行广告,其中符合历史事实的一句广告词是
A.沿尼罗河而行,了解象形文字,领略胡夫金字塔的壮美 |
B.在两河流域驻足,了解种姓制度,欣赏古巴比伦城遗址 |
C.在恒河南岸观光,了解楔形文字,感受古代印度的风采 |
D.参观罗马历史博物馆,看汉谟拉比石柱,感叹海洋文明的魅力 |
12.
所谓全球史观,简而言之就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客观、公平地看待历史。如果从这种角度看待殖民扩张,下列表述合适的是
A.冲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
B.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
C.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D.“带着血泪的进步” |
13.
麦考莱在《英国史》一书中说:“威廉和玛刚被宣布为联合王国的国王和王后,标志着英国革命结束。在英国所有的革命中,这是使用暴力最少但收效最好的一次。”材料中所说的“收效”最主要体现在
A.英国的王位世袭制最终确立下来 |
B.英国工业革命由此立即展开 |
C.英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
D.以和平方式确立君主立宪政体 |
14.
《人权的发明:一部历史》一书的开篇提到: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被视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三份人权文献……因为它们都体现了( )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 |
B.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
C.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
D.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
15.
《新全球史》中写道:“很多人认为,这种制度(农奴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生存的障碍……为了保持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沙皇政府着手开始了一项改革计划……使俄罗斯社会在19世纪最后十年发生了转型。”材料不能反映出
A.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经济发展 |
B.沙皇专制统治已经被彻底废除 |
C.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D.改革目的是保持俄国大国地位 |
18.
英国依仗工业革命所形成的技术基础, 在 19 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经济强国, 占据了工业霸主的地位, 把竞争对手远远地抛在了后面。”这段材料表明工业革命( )
A.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
B.使资本主义战胜了封建主义 |
C.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
D.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 |
19.
有学者认为,现代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主要是外部刺激,进而同应和学习。以下属于传导型发展现代化的国家是:
A.美国 |
B.日本 |
C.法国 |
D.英国 |
20.
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引起“又一次兴衰消长”的主要原因是
A.独立战争 |
B.工业革命 |
C.三角贸易 |
D.第二次工业革命 |
21.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学习制造军火),反映了妇女们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这表明


A.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
B.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
C.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
D.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