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识读《新航路的开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线是哪两条?(填数字即可)
(2)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哪两个国家?
(3)哥伦布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_____;麦哲伦远航先后经过大西洋、_____、印度洋和大西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3)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大发现的意义是什么?

(1)从图中看,哥伦布和麦哲伦的航线是哪两条?(填数字即可)
(2)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哪两个国家?
(3)哥伦布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_____;麦哲伦远航先后经过大西洋、_____、印度洋和大西洋,完成了环球航行。
(3)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理大发现的意义是什么?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
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自某航海家日记
材料三:“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我是一位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
——某军事家
材料四: 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图说天下·美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伟大人物”是谁?请写出他的一部代表作品。
(2)材料二中的“我”是谁?请从材料二中找出反映“我”航海活动目的的语句,并把它写出来。(3)材料三中的“我”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不会被人忘记”的、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文献?
(4)材料四中的“母邦”指哪个国家?这次“兵戎相见”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什么障碍?
材料一: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伟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长勒提尔,见王上,
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赐福我在那绵延600英里长的小西班牙岛得以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摘自某航海家日记
材料三:“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一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我是一位普罗米修斯……我曾从天上窃取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奉献给法兰西。”
——某军事家
材料四: 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
——《图说天下·美国》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伟大人物”是谁?请写出他的一部代表作品。
(2)材料二中的“我”是谁?请从材料二中找出反映“我”航海活动目的的语句,并把它写出来。(3)材料三中的“我”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不会被人忘记”的、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文献?
(4)材料四中的“母邦”指哪个国家?这次“兵戎相见”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什么障碍?
3.
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息息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200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人教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在这场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加了两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材料三: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史上的一大进步。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场革命”把人类带入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请举出其中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成果。(至少两例)
(3)根据材料三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4)有人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结合材料三,从科技与战争的关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从当今时代的角度,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材料一: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200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变革,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人教版《世界历史》
材料二:在这场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870—1900年间,世界工业总产值增加了两倍多,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材料三: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在主要战区展开生死搏斗。这场战争,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战况空前惨烈,人员伤亡惨重。……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的灾难,同时也带来了科技史上的一大进步。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场“革命”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它影响和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句话?
(2)根据材料二回答:“这场革命”把人类带入一个什么样的新时代?“交通运输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请举出其中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成果。(至少两例)
(3)根据材料三回答,“这场战争”是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4)有人说,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结合材料三,从科技与战争的关系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从当今时代的角度,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
4.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拥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千马力)

——摘自【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材料三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 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革命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是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三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材料一(英国拥作工业革命资金用的流动资本,……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千马力)

——摘自【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材料三大多数专家倾向于挑出 18世纪80年代,而不是18世纪60年代作为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只有到那个时期,所有相关的统计指数才都突然快速地、几乎直线式地上升,这才是“起飞”的标志,工业革命仿佛从天而降。
——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是哪些?
(2)根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固定式动力源装机容量的变化趋势。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为什么材料三认为18世纪80年代才是“工业革命的关键时期”?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普林西普(萨拉热窝事件的制造者)是一位爱国青年,民族主义者,出身农民家庭,受过秘密团体“黑手社”的训练。“黑手社”组织的宗旨是以恐怖手段,推翻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统治。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统计

材料三 2015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促请有能力的会员国根据国际法,防止和打击“伊斯兰国”和“胜利阵线”的恐怖主义行为,摧毁它们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相当多的地方建立的庇护所。此前,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系列“伊斯兰国”组织制造的恐怖袭击,造成百余人遇难,震惊全球。
材料四

(1)根据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普林西普的行为与“伊斯兰国”的行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点?我们应该如何评价?
(3)材料四所反映的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再写出威胁世界安全的一个因素,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此类向题?
材料一普林西普(萨拉热窝事件的制造者)是一位爱国青年,民族主义者,出身农民家庭,受过秘密团体“黑手社”的训练。“黑手社”组织的宗旨是以恐怖手段,推翻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统治。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统计

材料三 2015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促请有能力的会员国根据国际法,防止和打击“伊斯兰国”和“胜利阵线”的恐怖主义行为,摧毁它们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相当多的地方建立的庇护所。此前,11月13日,法国巴黎发生系列“伊斯兰国”组织制造的恐怖袭击,造成百余人遇难,震惊全球。
材料四

(1)根据所学知识,阐述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在联系。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普林西普的行为与“伊斯兰国”的行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点?我们应该如何评价?
(3)材料四所反映的威胁世界安全的因素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再写出威胁世界安全的一个因素,我们应该如何解决此类向题?
2.选择题- (共24题)
7.
下图简单勾勒出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过程。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英国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国家 |
B.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终以暴力革命推翻复辟王朝取得政权 |
C.英国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同时开展了工业革命 |
D.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斗争才最终取得统治地位 |
10.
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
A.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
B.法国大革命期间,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
C.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 |
D.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 |
12.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1688年“光荣革命”——推翻英国君主专制统治 |
B.《权利法案》——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 |
C.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监狱——法国大革命开始 |
D.罗伯斯庇尔等人掌握政权——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
13.
王晨同学在复习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整理了一张资料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被称为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
B.英法两国革命期间,都处死了封建国王,而美国没有 |
C.英法美三国革命的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了阻碍 |
D.美国通过两次资产阶级革命,才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14.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第十七条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上述条文均出自( )
A.《权利法案》 | B.《独立宣言》 | C.《人权宣言》 | D.1787 年宪法 |
18.
下列现象,你认为哪一项是可以发生的( )
A.14世纪,欧洲市场上产品越来越丰富,原产美洲的西红柿、玉米都有了 |
B.16世纪,你可以坐火车出行;在海上你可以选择汽船这样的交通工具 |
C.1870年,乘船去美国南部,你会发现大量的黑人奴隶在田间劳作 |
D.1882年,在日本东京街头,你会发现一些穿西服的日本人 |
20.
这次运动有一个政治纲领,它提出的六条要求有五条后来都逐一实现了。列宁评价它是“世界上第一次广泛的、真正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次运动是指:( )
A.英国议会斗争 | B.德国纺织工人起义 | C.英国宪章运动 | D.俄国农奴运动 |
21.
马克思说,“这个斗争(美国内战)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美国南北“这两种制度”矛盾的焦点是:( )
A.奴隶制存废问题 | B.关税问题 | C.生产原料问题 | D.国内市场问题 |
22.
《全球通史》评述“日本领导人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加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部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在这次改革中,最能体现“增强了民族经济力量”的是:( )
A.加强中央集权 | B.发展近代工业 | C.允许土地买卖 | D.生活习俗西化 |
25.
面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争。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这一主题时整理的知识点,请找出错误的一项( )
A.章西女王﹣﹣抗击西班牙侵略﹣﹣印度民族英雄 |
B.玻利瓦尔﹣﹣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南美的解放者” |
C.华盛顿﹣﹣独立战争﹣﹣“合众国之父” |
D.林则徐﹣﹣虎门销烟﹣﹣中华民族英雄 |
29.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1916年,德、法双方在索姆河展开血战 |
B.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
C.一战中,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
D.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
3.填空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选择题:(24道)
填空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