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第四中学八年级人教部编版历史上册期末预测卷(1)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30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2

1.综合题(共1题)

1.
20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把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05年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
(1)孙中山将材料一的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思想理论进行简要评价。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第一块“红色区域”的名称。***思想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并简要分析这一理论成果形成的主要依据。
材料三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综合以上材料,归纳近现代先进的中国人进行理论探索的共同特点。

2.选择题(共24题)

2.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繁荣的封建文化更是引领世界文明进程。但近代中国落伍了。造成近代中国落伍的内外原因有
①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
②列强的侵略与掠夺
③封建统治者封闭保守、固步自封
④中华民族创新源泉枯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门户开放”政策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
B.列强利益趋于一致
C.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D.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
4.
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主要是因为
A.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B.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打败
D.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5.
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的各项活动中,与当时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同步的是
A.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洪秀全永安封王
C.提出“扶清灭洋”
D.洪仁轩写成《资政新篇》
6.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主要表现在
①侵略者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②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领土和主权
③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北方并伸向内地
④清政府统治者越来越懦弱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7.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同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损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
A.《天津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8.
它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由此而获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材料中“历史性的剧变”指的是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使中国完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的解放
9.
“它是近代由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运动。从云南开始的…战争粉碎了封建帝国延续的阴谋,恢复的共和制。”材料评述的是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
D.护国运动
10.
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光绪帝。这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废除帝制、民主共和
11.
陈独秀曾说:“中国固有的伦理.法律.学术.礼俗都是残民害理的妖言。”“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规划来捣乱。”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
A.抨击了旧道德和旧文化
B.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奠定了基础
C.对中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着片面性
D.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2.
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继续宣传维新变法的活动不包括
A.创办《时务报》等报刊,宣传维新思想
B.组织学会,宣传变法
C.发表《变法通议》,强调“变亦变,不变亦变”
D.组织反清起义
13.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建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颁布《定国是诏》
D.创办《万国公报》
1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出现了洋务热潮。下列言论中,属于洋务派的是
A.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终止之理
B.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C.中国只有实行维新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D.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
15.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宜告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6.
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的“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A.明确反对封建主义;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
B.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开始宣传民主科学;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17.
某中学计划暑期组织学生游学,计划之一是“重走长征路”,请你为学校选择最合适的游学路线
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18.
“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这五个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不朽的历史功绩。其中与“星火燎原”相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工农武装割据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南昌起义
D.中共“七大”的召开
19.
以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A.中共一大——确立了***思想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B.长征胜利——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西安事变——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20.
五四运动发展到6月份,符合这一时期五四运动特点的是
A.运动中心仍在北京
B.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C.资产阶级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D.农民阶级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21.
1940年9月5日,周恩来在给中央的电报中说:“(此次)大战是第一件兴奋人心的大事……今日《大公报》、新蜀社论称赞华北八路军战绩,蒋有电嘉奖,何亦允发子弹。”材料中所说的“大战”
A.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B.促成了国共第二次合作
C.振奋了国人的抗战信心
D.属于正面战场的抗战
22.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对日军的一次伏击战
B.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胜
C.台儿庄战役是由李宗仁指挥的
D.台儿庄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23.
促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灭亡的事件是
A.淞沪会战
B.武汉会战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4.
这一事件“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促进了国共合作抗日新局面的出现。这一事件是(  )
A.五四运动B.国民革命
C.西安事变D.重庆谈判
25.
有人曾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写了一个灯谜,“日本无条件宣布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争议较大,其中有两个:屈原(原子弹)和苏(苏联)武。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都正确,准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都正确,全面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原因
C.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忽视了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贡献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2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