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富顺第二中学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30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5

1.综合题(共2题)

1.
中国的近代史是屈辱史,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苦难的历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伤痛,更是我们今天的奋进!请仔细观察组图,回答问题: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1)请依据图片,按顺序写出列强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
(2)图 1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图 4 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
(3)图 2 是哪些强盗所为?请问图 3 这位民族英雄是谁?
(4)从苦难的近代史,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2.
历史不可以忘却。   
【历史上的今天】
材料一

材料二

(1)材料一揭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2)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重温材料一历史事件,请从抗战英雄人物(李宗仁、彭德怀)中,任选取一位他撰写纪念词(应包含时间、事件及影响)。
(4)针对日本右翼否认历史行为,你认为一个民族对待历史应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2.选择题(共35题)

3.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繁荣的封建文化更是引领世界文明进程。但近代中国落伍了。造成近代中国落伍的内外原因有
①腐朽封建制度的阻碍
②列强的侵略与掠夺
③封建统治者封闭保守、固步自封
④中华民族创新源泉枯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
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
A.定都天京B.金田起义C.天京事变D.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5.
据史书记载,1893 年,中国消费品原料进口占进口总额的 13%,到 1903 年,这一比例上升到 22.3%。与这一现象出现直接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
在《辛丑条约》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是:
A.拆毁大沽炮台B.严禁人民反帝C.驻兵保护D.允许开设工厂
7.
我们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须清楚哪些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属于“观点”的是:
A.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D.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8.
某部小说的故事梗概如下: 1945 年 10 月 10 日,国共产党正式签署《会谈纪要》,也
就是著名的《双十协定》。下列适合做这部小说书名的是
A.《开启思想之门——新文化运动》B.《我眼中的西安事变》
C.《艰难的较量——重庆谈判》D.《圆明园的哭泣》
9.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
10.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他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鸦片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 “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A.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11.
“戊戌六君子”中属自贡籍的英烈是:
A.刘光第B.杨锐C.林旭D.康广仁
12.
辛亥革命是在一片“胜利”的欢呼声中“失败”的。这里的“胜利”主要是指
A.结束了帝制B.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推翻了封建制度D.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同盟会
13.
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
A.封建军阀垮台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逆历史潮流必将受到惩罚
C.资产阶级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帝国主义在华寻找代理人的政策破产
14.
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研究新文化运动的作业。下面某同学作业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内容错误的一项是:
A.阵地:《新青年》杂志、北京大学B.旗帜:民主、科学
C.人物:李鸿章、康有为、张謇D.影响:开启思想解放的闸门
15.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把它作为中国新民民主义革命的开端的最主要依据是
A.李大钊.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斗争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起了主力军作用
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6.
课堂辩论。正方“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反方“洋务运动的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下列不能作为正方观点的辩词是:
A.“师夷长技以自强,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B.“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C.“启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D.“创办了一批近代工业,客观了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17.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为了解决火器落后的问题,李鸿章等人(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B.兴办新式学堂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设立海军衙门
18.
孙中山在中国近代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他的这一主张是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19.
严复译著《天演论》中提出“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去探索、学习西方先进的社会制度。近代中国从制度上学习西方始于(    )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0.
在20世纪初的《新青年》杂志上,文学革命与守旧派唇枪舌剑,争论不已,新文化运动也因此风生水起,波澜壮阔。《新青年》的创办者是
A.鲁迅B.李大钊C.胡适D.陈独秀
21.

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史书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反映了(    )

22.
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 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23.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采用五星和“八一”二字图案。其中,五星象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八一”二字为纪念(  )
A. 武昌起义 B. 北伐战争 C. 南昌起义 D. 秋收起义
24.
纪录片《苦难辉煌》这样评价国民革命失败后稍显瘦削的 :“他却立于高山之巅,放眼未来,在‘红旗能打多久’的疑问动摇中,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开辟这一崭新的道路始于:
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胜利C.遵义会议召开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25.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决定了历史阶段的发展方向。年代尺中,起生死攸关转折作用的会议是    (   )
 
A.AB.BC.CD.D
26.
把***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中共党章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27.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下列不能体现其“新”的是
A.以开展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D.以反帝反封建为任务
28.
刘伯承和邓小平被誉为战场上的最佳搭档。1947年6月底,他们指挥的哪次军事行动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A.强渡黄河,挺进鲁西南,发起鲁西南战役
B.转战陕北
C.发动渡江战役
D.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
29.
据下图的信息可知,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A.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B.人民军队战略战术的正确
C.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腐败D.解放区在经济上占有优势
30.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下图定格的日子是:
A.国民党政权的垮台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中国大陆全部解放D.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31.
下列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直接导致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战役是
A.关门打狗决战东北B.大军合力战淮海
C.兵临城下直取平津D.百万雄师过大江
32.
“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八国联军侵华B.九一八事变C.西安事变D.卢沟桥事变
33.
全国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军队第一次大规模抗击日军的会战是(   )
A.淞沪会战B.忻口会战C.武汉会战D.长沙会战
34.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血战卢沟桥B.平型关大捷C.台儿庄战役D.百团大战
35.
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是(   )
A.淞沪会战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平型关大捷
36.
辨析:西安事变发生后应该怎样处置蒋介石?有人主张放蒋,也有人主张杀蒋。下列主张符合中华民族利益的有(   )
①英美等国和宋美龄等人:怕南京政府被亲日派控制,主张和平解决
②南京政府亲日派:以营救蒋为名,力主讨伐张扬
③日本支持亲日派:企图挑起中国内战,扩大了对中国的侵略
④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正确方针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37.
全国抗日战争以来规模最大、成为抗日战争转折点的会战是(   )
A.淞沪会战B.忻口会战C.武汉会战D.第三次长沙会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3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