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第一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下册第3单元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练习)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2912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7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

2.选择题(共9题)

2.
郑和率领的船队,就其性质而言,并不是一般的商船队。他七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B.换取海外的奇珍
C.开拓海外贸易D.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
3.
“戚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转战于闽浙粤沿海诸地……”其历史功绩是(   )
A.荡平东南沿海倭寇B.从金军手中收复失地
C.击败东、西突厥D.统一了全国
4.
印度尼西亚有个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印度有三宝石刻雕像。与这些遗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玄奘西行B.郑和下西洋C.鉴真东渡D.戚继光抗倭
5.
下图中,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6.
随同郑和远航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这样描述一个国家:“木骨都束国,自小葛兰(印度的魁郎)顺风二十昼夜可至。其国濒海,堆石为城,垒石为屋四五层。”这则材料说明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的地方为(  )
A. 印度西海岸    B. 美洲东海岸    C. 非洲西海岸    D. 非洲东海岸
7.
下图反映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D.郑和下西洋
8.
在北京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某同学赋诗一首:“忆往昔,郑和壮举,美名远播;看今朝,一带一路,合作共赢”。郑和“美名远播”的“壮举”应包括
①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②1405~1433年,前后七下西洋
③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④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2016年10月20日,原创歌剧《郑和》在南京首演。郑和事迹在六个世纪后首次以西洋歌剧形式搬上舞台。关于郑和下西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的交往   ②目的是为了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
③比欧洲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④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0.
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B.明朝国威的树立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D.航海技术的发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