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三
试卷号:39276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3/3

1.综合题(共3题)

1.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促成了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5年夏,香港推出“汉武盛世:帝国的巩固和对外交流”大型汉代文物展,让观众近距离欣赏160组珍贵文物……充分展示了汉代的强大。汉代是我国大一统的巩固时期,而秦朝才是我国大一统的建立时期,唐朝诗人李白曾写诗称颂:“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摘编自凤凰网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材
(1)材料一李白赞颂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为巩固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唐朝长安宏伟富丽,街道整齐,树木成行,城里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地的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唐朝的繁荣孕育了空前繁盛的大唐文化,唐文化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唐都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摘编自《百度文库》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文化“空前繁荣”的主要原因。列举一个唐文化“泽被东西”的事例。
材料三: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了盛世景象,创造了中国政治经济实力的空前高峰,建立起一个空前广大而且稳定的大一统帝国。
——摘编自侯杨方《盛世启示录》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出现盛世景象的原因是什么?举例说明康熙时期是如何同外部侵略势力做斗争的?为解决边界问题,清政府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
材料四:看下图

(4)清朝为了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当时的中央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材料五:2008年3月14日开始,我国西藏、四川、青海等藏族聚居区先后发生了多起打、砸、抢、烧暴乱亊件,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这起事件完全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起来的。”几十年来,达赖集团在反动势力和藏独分子的支持下,从事了大量的分裂祖国的活动。
(5)根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回答,你如何看待达赖集团的这种分裂行为?你认为藏族地区今后继续繁荣的保证是什么?
2.
近代以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苏俄式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城市——农村——城市”的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1)材料中“城市——农村——城市”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材料二: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而是考验中国工农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

(2)材料中的“行军”指什么事件?图一人物在指挥哪次战役?图二所示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4)“做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在哪次会议上?请列举该会议后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至少两点重大成就。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俄美两国的发展都遇到了瓶颈,后来两国通过改革,渡过时艰,驶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大国崛起之路》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补充完整下表。
 
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美国内战
主要原因
A
南北方经济制度的矛盾尖锐
结果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
 
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我们的近邻日本曾和我们有相同的经历以及相同的命运:封建专制统治,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但是日本很快从一个极度贫穷落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封建国家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2)结合材料二回答。日本是通过什么改革崛起的?请你正确评价一下日本的这次崛起。
(3)通过对比俄国和日本,两国在应对危机时都采取了共同的调整方式——改革,目前,我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两国的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2.选择题(共14题)

4.
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规定,凡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地通商贸易。这反映出清政府实行的对外政策是
A.开放通商的政策B.闭关锁国的政策
C.文字狱和八股取士的政策D.不抵抗的政策
5.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激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决斗”的结果是清政府
A.割让香港岛B.赔款白银2亿两
C.割让台湾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6.
纪录片《复必之路》的解说词中写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这种“感受”源自中国(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②近代社会性质的改变
③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   
④满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7.
口号与主张蕴含着时代的特征,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师夷长技     
②还我青岛
③抗日救亡
④变法图存     
⑤自强求富
⑥民主共和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⑤④⑥②③C.⑤①⑥④②③D.⑥①③②⑤④
8.
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经历了光辉艰难的历程。下列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②中共一大的召开③北伐战争④四渡赤水⑤百团大战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①
C.②③⑥④⑤①D.②⑥①③⑤④
9.
201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产党自诞生后,她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由幼稚走向成熟,最终完成了孙中山先生未完成的事业。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共产党的诞生
B.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C.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光明的前途准备了条件
D.中共产党十五大把***思想写入党章
10.
“愿所有人从这张照片上能够理解和体会,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我们***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怎样贡献!”这幅照片拍摄于
A.遵义会议时B.重庆谈判时
C.红军长征时D.开国大典时
11.
下表是对17世纪末某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政治体制的比较,据此判断该国是
 
革命前
革命后
政治制度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是否依法统治

是,《权利法案》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王,世袭
国王,世袭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
12.
郭老师从网上搜集“来克星顿枪声”、“华盛顿”、“萨拉托加战役”等资料做课件。据此,我们可以判断郭老师的课件的内容应是
A.美国南北战争
B.美国独立战争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3.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与司法权必须分置,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过程中,最早贯彻这一思想的国家是()
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
14.
“拿破仑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受新思想熏陶,反对旧制度,后来却做了皇帝……”能说明拿破仑是一个“复杂人物”的是①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②实行军事独裁统冶③1860年当选总统④制定法典,加强法制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15.
某学校九年级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他们搜集资料的关键词有“美国南北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据此判断下列主题最适合该课题的是
A.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B.近代社会的确立
C.近代社会的动荡D.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16.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A.1916年2月,德法在凡尔登展开血战
B.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方作战
C.一战中英国首先使用新式武器——坦克
D.一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
17.
下列自然科学成就的影响远超学科范围,已扩展到社会经济思想领域,并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是
A.牛顿的运动三大定律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C.杠杆定律D.微枳分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