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山东枣庄三十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同步练习2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239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9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宣布废除行中书省,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行政(包括财政)、司法和军事。三个机构彼此独立,互相牵制,都直接隶属朝廷指挥,便于中央的控制。
——《明史十讲》
材料二洪武十三年(1380年),有人告发中书省左丞相胡惟庸的谋反行动,明太祖以“谋危社稷”的罪名将他抄家灭族,宣布撤销中书省,罢除丞相,并相应提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地位,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明史十讲》
(1)根据材料一,归纳地方政府组织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央政府组织的变化。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着画一幅明代政治建制示意图;结合该示意图,归纳明代政治建制的特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顾炎武的言论抨击了明代的什么制度?
(2)作者在抨击这一制度时与什么历史事件进行了对比?
(3)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败坏人才”的理解。

2.选择题(共17题)

3.
下列甲、乙、丙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设置的情况,其中丙图反映了
A.废除丞相,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B.废除行中书省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厂卫机构
4.
给“宰相制度的废除、锦衣卫的设立、八股取士”选择一个主题,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A.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B.文化专制的加强
C.思想控制的强化
D.近代化因素的萌发
5.
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
A.杭州
B.开封
C.应天
D.苏州
6.
明朝时商业的发展表现在
①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②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
③明朝时出现了有名的商帮
④开始出现纸币“交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
下列属于明朝废除的内容是
①内阁
②三司
③行中书省
④丞相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8.
明朝废除丞相后分理国家政务的是
A.三司
B.六部
C.内阁
D.锦衣卫
9.
明朝时,掌管地方事务的是
A.行中书省
B.中书省
C.三司
D.六部
10.
“今我朝罢丞相,……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材料中的“我朝”是指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11.
明朝时期,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①实行削藩政策
②设锦衣卫
③废丞相
④设东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2.
为进一步强化军权,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建文帝
C.明成祖
D.明熹宗
13.
规定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开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14.
明朝选拔官员沿袭了科举制,其主要特点是
A.考诗写得如何
B.自由答卷,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C.考词、曲作得怎样
D.八股取士,文体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
15.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
A.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B.使古代的文化遗产不被遗忘
C.选拔皇帝忠实的奴仆D.进行教育制度的改革
16.
以下不属于明代引进南美洲的农作物新品种的是( )
A.玉米B.甘薯C.葡萄D.花生
17.
从丞相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可以看到封建专制制度因时而动地特性。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  )
A.秦始皇、明太祖B.秦始皇、明成祖C.秦始皇、隋文帝D.隋文帝、雍正帝
18.
皇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皇权。废除丞相,这个改革发生在( )
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
19.
朱元璋不放心百官和京城百姓,为侦缉官民言行,特意设立了
A.军机处B.东厂C.西广D.锦衣卫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