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共一大是在什么地点召开的?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召开的具有转折性的会议分别是哪两次?
(3)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开创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和正确的建设道路,分别是什么?
(4)回顾党的奋斗历程,你有何感想?
(1)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并写出(1)(2)(3)(4)四幅图反映的农业科技发明的名称及所在时期。

(2)是他的发明解决了世界几亿人民的饥饿问题,举出现代我国在农业科技方面的重大发明突破包括人物、发明名称及它们被赋予的称号。
(3)请按顺序写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四位人物及其重要贡献,并归纳他们的共同影响。

(4)综上所述,你有何认识?
(美国日本相互争夺)
材料一:列宁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1)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用史实说明华盛顿会议使得“日本人沮丧,美国人得意”的理由。(美国对日单独占领)
材料二:对日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我不想分割管制或分区占领。我不想给俄国人任何机会,再让他们像在德国和奥地利那样行动。
﹣﹣摘编自《杜鲁门回忆录》
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摘编自《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2)分析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形成的背景。材料三:美国、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哪些举措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七八十年代,美日关系出现新变化的原因有哪些?日本、西欧实力增强对美国的霸权政策和世界政治格局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美国日本“相互尊重”)
材料四 从我就职之初开始,我就努力加强紧密联系我们两国的纽带。……50年前的这一天,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总统与日本首相并肩而立,他说,我们两国正在建立“牢不可破的伙伴关系”。在此后半个世纪中,这一同盟作为两国安全与繁荣的基础持续至今……在我们的同盟不断发展并适应未来的过程中,我们始终不遗余力地维护艾森豪威尔总统很久以前阐明的那种精神,即一种平等且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
﹣﹣奥巴马东京演讲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指出近现代美日关系发展变化的轨迹并谈谈你的认识。2.判断题- (共1题)
3.列举题- (共1题)
4.选择题- (共16题)
A.(秦)“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
B.(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C.(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
D.(郑成功)“开辟荆棘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明末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 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
B | 明朝修筑故宫 | 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
C |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
D | 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 |
A. A
B. B
C. C
D. D
①《新青年》
②江南制造总局
③戊戌六君子
④孙中山总统府办公处。
A.①②③④ | B.②④①③ | C.②③④① | D.③②④① |
A.北伐战争节节胜利,声势震动全国 |
B.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兵力歼敌 |
C.把革命火种撒到西部,扩大根据地 |
D.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战略转移 |
A.此社论的背景是我国历史上发生了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 |
B.这个中心工作确定的目的是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 |
C.为实现这一中心工作,党和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
D.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党和政府率先在城市进行以国企改造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 |
A.联合国有了第三世界国家(中国)的声音 |
B.中国与日本同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
C.中美发布联合公报建立外交关系 |
D.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 |
A.理性主义思想 | B.人文主义思想 |
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 D.自由主义思想 |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
B.大力发展教育 |
C.提倡文明开化 |
D.解决农村土地问题 |
A.美国经济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
B.罗斯福深受人民爱戴,连任总统 |
C.解决了根本矛,根除了经济危机 |
D.开创资本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先例 |
①雅尔塔会议
②诺曼底登陆
③德国进攻波兰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A.④③②① | B.③①②④ | C.③④①② | D.③④②① |
5.填空题- (共4题)
(1)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_____
(2)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_____
(3)为解放长江以北地区奠定了基础﹣﹣_____
(4)解放南京,国民政府垮台﹣﹣_____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判断题:(1道)
列举题:(1道)
选择题:(16道)
填空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