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率领的部队经过大小十余次战争,把革命红旗插上了井冈山,开始了创建中国革命第一块根据地的伟大事业,完成了事关革命大局的战略转移,为选择正确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集体足智多谋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座历史丰碑。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座历史丰碑”?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1949年-1956年的中国是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的?
(3)材料三中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举措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起的共同作用。
材料一:1927年,***率领的部队经过大小十余次战争,把革命红旗插上了井冈山,开始了创建中国革命第一块根据地的伟大事业,完成了事关革命大局的战略转移,为选择正确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基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集体足智多谋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座历史丰碑。
——摘编自《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弘扬井冈山精神的红色基因》
材料二: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高度集权)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建国初期民盟主席张澜在政协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经济特区。不久,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四个经济特区正式建立。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为什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座历史丰碑”?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1949年-1956年的中国是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的?
(3)材料三中的内容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举措。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举措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起的共同作用。
2.
阅读材料,结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7年底,中央针对2018年“三农”工作连续作出重要部署。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会面分析“三农竹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12月29日至30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17年及过去五年工作,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措施,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专家表示,2018年我国将出台多个相关配套规划,包括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提出了一系列相关举措。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和地区脱真贫、真脱贫;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包括“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的失误是什么?
材料一:2017年底,中央针对2018年“三农”工作连续作出重要部署。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会面分析“三农竹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部署2018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12月29日至30日,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2017年及过去五年工作,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措施,部署2018年重点工作.专家表示,2018年我国将出台多个相关配套规划,包括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政策等,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迎来了重大战略机遇。
材料二: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提出了一系列相关举措。如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确保2020年贫困人口和地区脱真贫、真脱贫;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包括“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的失误是什么?
2.选择题- (共11题)
5.
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对“这场战争意义”的探讨较全面的是
A.一场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 |
B.中国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C.推动中国近代化探索进入到政治层面 |
D.战争既有破坏性又有它的客观进步性 |
6.
严复通过发表文章和翻译西方著作,无情抨击了封建顽固思想,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维新主张,对近代早期知识分子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这表明戊戌变法兴起的因素是
A.洋务运动的失败 |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C.民族危机的加深 |
D.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
7.
从1918年到1919年,中国学生经历了从欢呼公理到抗议强权的转变,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
B.新文化运动的进行 |
C.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8.
“地道战、庄稼汉,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他个人仰马也翻……”这段歌词反映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A.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
B.两大战场密切配合 |
C.采取恰当战略战术 |
D.海外侨胞大力配合 |
9.
下图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曲线图,下列选项中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曲折艰难 |
B.民族工业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战争的影响 |
C.一战后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
D.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一帆风顺的 |
10.
大批的科技工作者、工人、解放军指战员在国家经济落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发奋图强。用较少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许多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此可见,20世纪60年代科技成就取得的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B.广大人民的建设热情 |
C.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 |
D.政府的大力支持 |
12.
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是指
A.抗美援朝的胜利 |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C.中日邦交正常化 |
D.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