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他的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他创立的思想体系,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材料一中的“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他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材料二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第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第二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第三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第三次厄运”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中“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
材料三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一一《***选集》
(3)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事件使孔子的思想遭受了激烈的批判并由此影响到***的思想?结合当今宏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来说明“孔夫子有些好处”?
材料一公元前2世纪,他的学说被宣布为帝国的官方教义,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他创立的思想体系,在中国2000多年的历史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材料一中的“他”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他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材料二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第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第二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第三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第三次厄运”指的是什么?如何理解材料中“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
材料三孔夫子有些好处,但也不是很好的。我们应该讲句公道话,秦始皇比孔子伟大得多。孔夫子是讲空话的。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不但政治上统一了中国,而且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国各种制度,如度量衡,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可是被人骂了几千年。
一一《***选集》
(3)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事件使孔子的思想遭受了激烈的批判并由此影响到***的思想?结合当今宏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来说明“孔夫子有些好处”?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几十年前还统治地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依靠美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
(3)据材料三指出欧洲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欧洲联合的影响。
材料一1763~1914年这一时期是欧洲直接或间接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欧洲的霸权不仅表现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几十年前还统治地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在西方国家中,法国总统高乐首先向美国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他主张欧洲应该是“欧洲人的欧洲”,主张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成为全球主人”的原因有哪些?
(2)据材料二分析“西欧依靠美国”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
(3)据材料三指出欧洲联合的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欧洲联合的影响。
2.选择题- (共6题)
3.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少帅张学良的部队冲入委员长的行营,要求他停止对共产党的‘围剿’,以便一致对日抗战。这兵变的目的既达,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中国的政治从此改观”可以解读为( )
A.国民政府在形式上统一全国 | B.全面抗战正式开始 |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D.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
4.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在《朝核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前景展望》中说:朝鲜半岛核问题是东北亚安全局势中最具复杂性和最具不确定性的因素,也是当前亚太乃至国际社会高度聚焦的安全热点……考察朝核问题的根源,需要追溯到对朝鲜战争的战后处置。这场战争从法律意义上讲,至今没有正式结束。这表明朝核问题的根源是
A.美不愿在朝核问题上做任何妥协,借半岛紧张局势不断强化在东北亚的战略部署和军事活动,企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
B.战后朝鲜半岛南北处于分裂状态。南方的韩国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扶持,北方的朝鲜背后则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阵营,朝鲜半岛成为全球冷战和美苏争霸的前沿。 |
C.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以及冷战的终结彻底打破了半岛的均势,朝鲜陷入极度的无依靠和不安全感,选择了拥核自保。 |
D.1953年7月中朝两军最高司令官和联合国军总司令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而非和平条约,相关国家仍处于战争状态。 |
5.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乡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
C.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泛滥成灾。 |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
6.
19世纪中期德国政治家俾斯麦曾这样评论国际政治原则:“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20 世纪国际政治舞台上曾经多次上演“强权即公理”的荒诞剧。以下国际会议中,没有出现上述局面的是( )
A.巴黎和会 | B.华盛顿会议 | C.雅尔塔会议 | D.万隆会议 |
7.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图是学习主题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和扩大”的知识结构图。下列与图中数字编号相关的历史事件,完全对应恰当的是


A.①新航路开辟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法国大革命 |
B.①启蒙思想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日本明治维新 |
C.①工业革命②美国南北战争③俄国1861年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 |
D.①工业革命②法国大革命③美国独立战争④美国南北战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