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日本是世界上汲取外来文明较为成功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皇颁发革新诏书,开始革新运动。革新诏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废除皇室和各级贵族的领地与部民,一律收归国有……第二,改革官制和统治机构……实行官僚化的中央集权制……第三,建立户籍、记账,实行班田收授法……第四,改革税制,实行租庸调制
——孙义学《大化革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一个坚强的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集团的领导下,对内注重国家体制重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密切配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对外吸收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并能及时克服和纠正前进道路上所出现的工作失误和偏差,从而走上了一条符合日本当时国情的道路
——陈利今《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
材料三战后初期的民主改革是明治维新的最终归宿……搬掉了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绊脚石,为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徐天新、梁志明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
材料四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战后改革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能够与时俱进完成三次社会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既缘于日本民族的“幸运”和“机智”,也缘于日本民族对外来文明少有的鉴别取舍能力,还缘于日本民族服膺强者和与强者为伍的一贯秉性。尤其日本民族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为鉴戒。
——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新运动”指的是什么?它主要汲取的是什么外来文明?
(2)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主要汲取了什么外来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治维新注重国家政治体制重构的具体表现。据材料四,指出明治维新实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初期日本民主改革的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鉴戒日本三次社会转型的哪些成功经验?
材料一天皇颁发革新诏书,开始革新运动。革新诏书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废除皇室和各级贵族的领地与部民,一律收归国有……第二,改革官制和统治机构……实行官僚化的中央集权制……第三,建立户籍、记账,实行班田收授法……第四,改革税制,实行租庸调制
——孙义学《大化革新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在一个坚强的资产阶级化的中下级武士集团的领导下,对内注重国家体制重构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密切配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国家的军事力量;对外吸收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并能及时克服和纠正前进道路上所出现的工作失误和偏差,从而走上了一条符合日本当时国情的道路
——陈利今《日本明治维新为什么会成功?》
材料三战后初期的民主改革是明治维新的最终归宿……搬掉了阻碍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绊脚石,为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徐天新、梁志明主编《世界通史•当代卷》
材料四日本通过大化改新、明治维新、战后改革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由封建社会向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由天皇制资本主义社会向民主制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能够与时俱进完成三次社会转型并实现跨越式发展,既缘于日本民族的“幸运”和“机智”,也缘于日本民族对外来文明少有的鉴别取舍能力,还缘于日本民族服膺强者和与强者为伍的一贯秉性。尤其日本民族在三次社会转型中形成的“与时俱进变革,强即侵略扩张,最终挑战先生”这一行事习性,值得后发国家中国和守成国家美国引为鉴戒。
——孙立祥《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新运动”指的是什么?它主要汲取的是什么外来文明?
(2)据材料二,指出明治维新主要汲取了什么外来文明?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治维新注重国家政治体制重构的具体表现。据材料四,指出明治维新实现了怎样的社会转型?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初期日本民主改革的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可鉴戒日本三次社会转型的哪些成功经验?
2.选择题- (共10题)
3.
马克思说:“代表陈腐世界的清帝国必然要在这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但它是基于禁止毒品的道义原则,而现代社会的代表大英帝国却是为了发财。”这场“殊死的决斗”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
C.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益瓦解 |
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
4.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 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开始 |
B | 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 | 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爆发 |
C | 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 |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覆灭 |
D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 中国人民取得神圣抗战的胜利 |
A.A |
B.B |
C.C |
D.D |
6.
《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指出:“(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联合公报》……《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材料中的“双方”和“两国”指的是
A.中国和印度 |
B.中国和英国 |
C.中国和美国 |
D.中国和葡萄牙 |
7.
陈毅在1963年访问某国时即兴创作了如下诗篇:“高塔巍巍数十寻,八百万方石砌成。艺术光垂数千载,雄哉伟哉古文明。”该诗篇赞誉的古代文明历史遗产是
A.《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
B.古代埃及金字塔 |
C.麦加城中克尔白神庙 |
D.法国巴黎圣母院 |
8.
“l519年9月20日晨,在西班牙桑卢卡尔港,隆隆的炮声送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奇异的远航。”这次“最奇异的远航”指的是
A.亚历山大东征 |
B.哥伦布船队的远航 |
C.“三角贸易” |
D.麦哲伦船队的远航 |
10.
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的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了万物”的谬论,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
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
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选择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