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新城学校初中部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适用年级:初一
试卷号:392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1

1.字词书写(共1题)

1.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阅读经典,咀jué(_______)经典,那些从容流淌的文字中,却常常涌动着令我们感动的爱的激流:阿长辛苦买来的粗zhuō(______)的《山海经》中蕴含着的浓浓关爱;父亲蹒跚的背影中流着的shì(______)犊之情;老王在生命尽头的微薄的回馈所牵动的一个善良文人的愧怍……常常感动于生活中的细小的爱与关怀,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生活!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小题1】诗中以动衬静,突出表现了山村宁静安谧的生活景象的两个词是“______”“______”。
【小题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3题)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有龙则(___________) (2)关山若飞(__________)
(3)十余岁(___________) (4)康肃笑而之(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
(1)不蔓不(_______)     (2)乎众矣(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小题3】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5.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回答问题。

治国犹栽树

唐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

[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④孜孜:勤恳的样子。⑤稔:rěn,丰收。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征求不______②欲清净______
【小题2】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小题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字词书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