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初二
试卷号:39228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0

1.综合题(共2题)

1.
外交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漫画名为“眼疾”。漫画中,站着的医生说:“难道你连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坐着的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回答:“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

材料二: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料三:美国承认,在台湾海峡两岸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对此,美国没有异议

——摘自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四:北京时间2018年6月15日晚间,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的商品清单,将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措施,同时对约16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开始征求公众意见。中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北京时间2018年6月16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545项约340亿美元商品自2018年7月6日起实施加征关税,涉及农产品、汽车、水产品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由杜勒斯的“眼疾”可以推断出当时美国政府对华是什么态度?请用一具体事实予以佐证。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
(3)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你认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公报”的发表有什么意义?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美国对华进行贸易威胁时,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国态度越来越强硬?你认为中美关系怎样才能健康稳定地发展?
2.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近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如表所示。出现表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1978—201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时间
1978年
1990年
2000年
2016年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3.6元
686.3元.
2253.4元
12363.4元
A.农村居民生产的独立性和自主权的扩大
B.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收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镇化的完成
D.农村居民消费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优化
 
 

2.选择题(共22题)

3.
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
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刺史负责监督
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
1930年,***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说,“但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提出此言论的背景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拉开序幕
B.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嘉兴南湖
C.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党处于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响起了轰鸣的机械声,冒出了高高的电线杆,逐渐形成了官办的煤铁矿务、纺织工业、电线电报和轮船航运等四类工业企业。这表明洋务运动中
A.军用企业深入内陆
B.民用企业逐步发展
C.近代工业种类齐全
D.机器生产由此开始
6.
孙中山曾提及,1895年广州失败之时,“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1900年,惠州起义失败,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息”。人们对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B.对清政府失去信心
C.义和团运动的兴起D.革命党人实力壮大
7.
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这段话说明五四运动(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富有彻底的斗争精神
C.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D.依靠上层社会的力量
8.
1936年,范文澜在《大丈夫:范文澜说英雄》序言中写道:“每当外力入侵中国的时候,总有许多忠臣义士,用各种方式参加民族间悲壮的斗争……他们拼出血和生命,去保证民族的生存。”作者上述言论的目的是
A.呼吁民众弘扬民主精神
B.强调建立民族统一战线
C.督促国共两党合作抗日
D.唤起民众抵御外来侵略
9.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争传客从台湾来。”这首改编的《回乡偶书》反映出
①历史上海峡两岸曾长期隔绝
②如今海峡两岸有了交往
③台湾同胞浓烈的思乡之情
④台湾已回到祖国的怀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
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下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第一节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第二节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第三节土地改革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
新华社曾发表评论说: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些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材料表明中国重返联合国
A.改变了某大国操纵联合国的局面
B.增强了第三世界反殖民主义力量
C.得益于亚非独立国家的大力推动
D.使联合国成为了伸张正义的舞台
12.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50年10月上半月多次召开会议,***指出:“采取上述积极政策,对中国、对朝鲜、对东方、对世界都极为有利。”“上述积极政策”是指
A.土地改革
B.抗美援朝
C.一五计划
D.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3.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14.
2018年3月1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进行再次修改。1954年宪法颁布后***曾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法。”1954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尚未成功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尚未颁布
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尚未完成
15.
1953年,周恩来在谈到大规模经济建设问题时说:“所谓集中主要力量,不是集中一切力量,不是要冒进,不是搞重工业,其他问题都不搞了。”周恩来讲话的主旨是
A.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B.剖析社会主义改造的得失
C.强调国民经济稳步协调发展
D.反思“大跃进”出现的问题
16.
《中国历史上:错失的三次战略机遇期》一文中说,“在世界经济蓬勃发展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却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内乱上,搞自我封闭。”这里的“内乱”是指
A.三大改造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17.
1980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A.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 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 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 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8.
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准确理解是(  )
A.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C.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发展社会主义
D.不受马克思主义束缚的社会主义
19.
1860年美国总统竞选的主题是:“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1943 年的《开罗宜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公开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上材料说明的共同主题是(  )
A.实现民族独立B.维护国家统一C.中美关系友好D.台湾是中国的领土
20.
嘉兴有一位著名大师——金庸。他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员,参与基本法的起草,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祖国
①结束了英国在香港的殖民统治 ②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③是“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实践 ④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2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3.
1970年4月25日新华社电:“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评论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新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五号实现载人航天
24.
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主要原因是( )
A. 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 人们衣食住行发生了变化
C. 人们努力生活的更好
D.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7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4